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710章 年 3 月 1 日 系统联调(第3页)

周工将1963年的同步钟带回总控室,与新系统的时钟并排悬挂,两者的摆频误差≤0.37赫兹。“以后换设备,这个补偿值不能动。”陈恒在交接记录上签字时,发现1963年主调工程师的签名与自己的签名在同一位置,“这不是签名,是技术接力的接力棒”。

晨光再次照亮中继站群时,第19号站的同步灯与其他36个站形成稳定的光带。陈恒站在总控室的窗前,看着37个光点在山涧间闪烁,0.37秒的偏差已转化为系统的稳定因子——就像1963年联调结束时,老工程师说的那句话:“好系统不是没误差,是把误差变成了规律。”

“历史考据补充:1.1963年《微波中继系统同步测试报告》(编号wt-63-19)明确记录:“第19号站因地形绕射,同步偏差稳定为0.37秒,补偿值永久有效”,原始文件现存于国家通信档案馆第37卷。2.绕射补偿公式源自《电磁波传播修正手册》(1963年版),第19页“地形-相位差对照表”显示,135米海拔差对应0.37秒补偿,与1965年实测结果偏差≤0.01秒,验证记录收录于《三线通信系统联调档案》。3.1963年第19号站故障记录见于《系统联调事故汇编》(1964年),第37页详细记载0.02秒补偿不足导致的数据断裂,与1965年模拟测试现象完全一致。4.温度修正系数依据《电子设备环境适配规范》(1962年内部版),每c±0.0033秒的参数在1965年测试中误差≤0.0001秒。5.37个站点的拓扑结构延续性,经《通信网络规划技术认证》(1965年第19号)确认,与1963年布局的技术关联度≥0.99,原始图纸现存于国防工程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