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年 9 月 15 日 人员培训
【卷首语】
【画面:1965 年 9 月 15 日三线考核室,37 份试卷在晨光中铺开,19 道用红笔标注的 1962 年基础题边缘泛白,与当年的考卷形成重叠的折痕。陈恒的指尖停在第 19 题 “37 赫兹抗干扰原理” 上,该题的平均得分 3.7 分(满分 4 分),与 1962 年同类考生的得分误差≤0.1。我方技术员小李统计的通过率表格显示 “98%”,这个数字与 1962 年首批骨干考核的通过率在算盘上形成相同的算珠组合。考场上的座次间隔 1.9 米,与 1962 年《考核规范》第 19 页的防疫要求完全一致,最末排考生的笔尖在第 37 题的答题区落下,墨迹形状与 1962 年标准答案的笔迹形成对称。字幕浮现:当 19 道历史考题遇见 98% 的通过率,37 道题里藏着技术传承的考核密码 —— 这是三线骨干对 1962 年知识基座的完美承接。】
一、考题构成:37 道题的历史锚点
考核室的第 19 排抽屉里,1962 年的原始题库按 “基础 - 进阶” 分类,37 道题中有 19 道被红笔圈为 “必考题”,与 1965 年的试卷重合度达 100%。陈恒抽出 1962 年的考核分析,第 19 题的错误率 37%,而 1965 年考生对该题的正确率提升至 98%,错误类型仍集中在 “37 赫兹与 19 赫兹的滤波差异”,与当年的典型错误形成精准对照。
老工程师赵工用 1962 年的评分标准阅卷,第 7 题 “密钥轮换周期计算” 的得分分布呈正态曲线,峰值 3.7 分与 1962 年完全相同,只是标准差从 0.37 缩小至 0.19,“1962 年这道题难住了 37% 的人,现在成了送分题”。我方技术员小张对比两届考生的答题时间,19 道基础题的平均耗时 19 分钟,比 1962 年快 37 秒,其中第 19 题的最快答题记录 1 分 37 秒,与 1962 年的最快记录误差≤1 秒。
争议出现在第 37 题的难度:该题融合了地拉那的实战案例,有考生认为超纲。陈恒却翻开 1962 年的《考核大纲》,第 37 页明确 “需掌握国际案例适配”,而 1965 年考生对该题的平均得分 3.19 分,远超及格线 2.4 分,“1962 年就要求‘既懂原理,又通实战’,这道题考的是传承质量”。
二、历史题效:19 道题的知识延续
1962 年的木质算盘在考务台泛着包浆,陈恒用它复算 19 道基础题的得分权重:占比 51.35%(19/37),与 1962 年 “基础分决定上限” 的命题原则完全一致。赵工发现,1965 年考生对第 19 题的解题步骤,与 1962 年标准答案的吻合度达 98%,其中 “37 赫兹滤波电容选择” 的参数填写,误差≤0.01 微法,与 1962 年的最佳实践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