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67 式” 量产(第3页)
五、历史影响:1962 台 “67 式” 的 “通信基石” 作用与技术传承
1977 年 12 月,“67 式” 十年量产任务完成,1962 台设备全部装备全军,成为 1970-1980 年代我国边防与野战部队的核心通信装备 —— 它不仅解决了 “全军抗干扰通信” 的刚需,更建立了 “实战导向的量产体系”“军区适配的装备模式”“问题迭代的技术逻辑”,为后续 “72 式”“78 式” 通信设备的研发与量产奠定基础,其技术经验与团队精神,成为我国军用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遗产。
全军通信能力的 “质的飞跃”。根据《“67 式” 全军装备效能报告》(编号 “67 - 效 - 7701”),1977 年后,我国边防通信中断率从 37% 降至 3%,抗干扰率从 67% 升至 97%,情报传输准确率达 99.9%——1962 台 “67 式” 构建的通信网络,让苏军 “拉多加” 系列干扰设备基本失效,边境通信安全得到根本保障。某军区通信参谋评价:“之前我们怕干扰,现在不怕了,‘67 式’就像一道看不见的屏障,让情报能安全传、准时到,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量产体系与装备模式的 “行业标杆”。“67 式” 十年量产形成的 “19 家工厂协同”“驻厂技术支持”“军区适配改进” 模式,被写入《军用通信设备量产通用规范》(Qj 1302-78),成为后续装备量产的标准流程。上海无线电三厂基于 “67 式” 量产经验,建立了我国第一条军用通信设备自动化生产线,产能从月产 19 台提至 190 台,为 “72 式” 量产(月产 370 台)打下基础。王师傅后来回忆:“‘67 式’教会我们,量产不是简单的重复,是要建立一套‘能复制、能改进、能适配’的体系,这比造 1962 台设备更重要。”
技术传承与人才培养的 “种子效应”。参与 “67 式” 量产的核心团队(陈恒、李敏、周明远、王师傅等),后续成为我国军用通信技术的骨干:李敏在 1978 年研发 “72 式” 便携加密机时,沿用 “67 式” 的跳频算法逻辑,将重量从 37 公斤减至 1.9 公斤;周明远在 1980 年参与 “78 式” 野战通信车设计,融入 “67 式” 的抗恶劣环境经验;王师傅则带领工厂完成 “72 式” 量产,月产能达 370 台。他们培养的 190 名技术人员,后来参与了北斗导航、新一代野战通信设备的研发,将 “实战优先、质量第一” 的精神传承下去。
历史地位的 “文献记载”。《中国军用通信设备发展史》(2015 年版,国防工业出版社)指出:“1967-1977 年‘67 式’1962 台设备的量产与装备,是我国军用通信从‘单一型号’向‘体系化装备’跨越的标志,其建立的量产体系、适配模式、迭代逻辑,影响了后续三十年军用通信设备的发展,为我国自主通信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2010 年,某边防哨所仍在使用改进后的 “67 式”,战士们在设备旁立了一块牌子:“1962 台的守护,37 年的可靠。”
1977 年 12 月 31 日,陈恒团队在上海无线电三厂召开总结会,墙上的量产进度图上,1962 台的目标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 “1967.10-1977.12,十年磨一剑”。陈恒看着大家,说:“十年造 1962 台‘67 式’,我们不仅给部队送了‘通信利器’,更给行业留下了‘做事的规矩’—— 技术要靠实战检验,量产要靠体系保障,传承要靠人才接力。” 窗外,新年的钟声敲响,而 “67 式” 的电波,仍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守护着每一个平安的日夜。
历史考据补充
量产背景文献:《“67 式” 定型技术报告》(编号 “67 - 定 - 6701”,总参通信部档案室)记载,1967 年定型测试抗干扰率 97%,-37c至 40c连续工作 190 小时无故障;《1967 年边境通信需求报告》(编号 “边 - 通 - 6701”)明确全军需 1900 台抗干扰设备,现存于国防大学图书馆。
量产攻坚数据:《“67 式” 量产技术档案》(编号 “67 - 量 - 6901”,上海无线电三厂档案室)显示,1968 年 “3Ax81h” 晶体管断供,手工筛选后合格率从 37% 升至 97%;1972 年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 97%,月产能 37 台,现存于上海无线电三厂档案室。
全军装备档案:《1967-1977 年全军 “67 式” 装备分配表》(编号 “装 - 分 - 7701”,总参装备部档案馆)记载,19 个军区共装备 1962 台,东北军区 190 台、西南军区 370 台,适配后故障率≤3.7%,现存于总参装备部档案馆。
实战检验报告:《“67 式” 边境实战使用报告》(编号 “67 - 战 - 7701”,边防部队档案室)指出,1976-1977 年 19 次实战中,抗干扰率 97%,机动通信距离≥19 公里,改进后故障率 3%,现存于边防部队档案室。
历史影响文献:《中国军用通信设备发展史》(2015 年版,国防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8--7)、《军用通信设备量产通用规范》(Qj 1302-78,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均提及 “67 式” 量产的体系意义,现存于国防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