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初步设计方案(第2页)
加密模块的“实用讲解”。小张拿出陶瓷基板样品:“这是0.7毫米氧化铝基板,上面的贴片元件比军用分立元件轻62%,整个模块才0.78公斤。”他演示算法操作:“输入设备编号和日期,系统自动生成17层参数,只需手动输7个关键值,培训6天就能学会。”老陈测试加密速率:“传输一份190字符的会议指令,多久能完成?”小张现场演示:“1分03秒,比要求快7秒,遇到干扰还能一键切换频段(指19组预设频率)。”外交部专员关注“抗美方监测”:“17层算法能防住美方破解吗?”老吴补充:“我们加了随机偏移量,美方就算截获信号,也无法掌握参数规律,抗破解时长5天,足够安全。”
呈现后的“初步认可”。11时30分,方案呈现结束,老陈代表外交部表态:“目前看,37项指标都达标了,机械、自毁、加密的设计也考虑了外交场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这是我们目前看到最贴合需求的方案。”他的话让陈恒团队松了口气,小张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模块样品,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但他也明白,外交部可能还有场景化的补充需求,不能掉以轻心。
三、外交部补充需求:夜间背光与密钥紧急修改(1971年4月25日14时-15时30分)
下午14时,外交部召开反馈会议,在认可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两项补充需求:一是“增加夜间背光键盘”,解决深夜会议的操作问题;二是“密钥紧急修改功能”,应对可能的密钥泄露风险。需求提出后,陈恒团队立即评估技术可行性,双方围绕“需求必要性”与“时间成本”展开沟通,人物心理从“初步认可的轻松”转为“应对新需求的谨慎”,最终达成“需求合理,全力满足”的共识。
夜间背光需求的“场景依据”。老陈首先说明:“联合国会议常从白天开到深夜,纽约的会议室灯光有时较暗,上次培训时,有外交人员在暗光下输错密码,耽误了19分钟。”他展示夜间操作测试数据:“无背光时,密码输入错误率升至19%,有背光则降至3%——这不是‘锦上添花’,是‘必需功能’。”外交部专员补充:“背光不能太亮,否则会被窗外的美方人员注意到,亮度控制在19流明(仅操作者可见)即可。”陈恒团队立即评估:键盘位置预留了0.37立方厘米的空间,可安装微型Led发光管(当时国产Led功耗仅19A,不影响续航),亮度可调,技术上完全可行。“我们之前预判过这个需求,预留了接口,加背光没问题。”小张回应,老陈点头:“那就好,这个功能对夜间操作太重要了。”
密钥紧急修改需求的“安全考量”。老陈接着提出:“若外交人员怀疑密钥被美方监测,需立即修改,但目前的流程要19分钟(输入57个参数),太慢——能不能简化到19秒内完成?”他举例:“1970年某国使馆因密钥修改太慢,导致19分钟内的通信被监听,损失很大。”老吴(算法专家)立即回应:“我们在算法里预留了‘紧急修改入口’,只需输入‘设备编号+新密钥核心值(3位)’,系统自动生成新的17层参数,操作时间≤17秒,完全达标。”他现场演示:“按‘紧急修改’键,输入‘197+357’,15秒就完成修改,旧密钥立即失效。”外交部专员测试后反馈:“这个流程很简单,外交人员紧急情况下也能操作,安全又快捷。”
需求讨论的“心理博弈”。陈恒曾担心“补充需求会延误时间”,但听完外交部的场景说明,意识到这些需求确实必要:“夜间背光和紧急修改,都是纽约实战场景的刚需,我们必须满足。”但他也提出:“加背光需要采购Led元件,改密钥需要微调算法,可能要3天时间——会不会影响5月1日的样机启动?”老陈回应:“我们可以压缩确认流程,今天确定需求,你们立即启动修改,4月30日前完成,5月1日照常样机制作,若有小问题,7天缓冲期内再调整。”双方达成共识:需求合理,时间可协调,不会影响整体进度。
四、需求可行性评估与时间节点调整(1971年4月25日15时30分-17时)
补充需求确定后,陈恒团队立即开展技术可行性评估,同时与外交部协商时间节点调整——评估显示,夜间背光与密钥紧急修改均可在3天内完成,无需大幅改动现有设计;时间节点调整为“4月25日-30日完成补充修改,5月1日启动样机制作,5月1日-7日为修改缓冲期”,确保初步设计既满足补充需求,又不延误后续流程。评估与调整过程中,团队心理从“担心延误”转为“有序推进”,时间闭环与技术闭环同步形成。
技术可行性的“快速评估”。1夜间背光:小张联系北京电子元件厂,确认微型Led(19流明,功耗19A)有现货,4月26日可送达,安装时只需在键盘底部粘贴19颗Led,连接现有电路(预留接口),3天内可完成图纸修改与样品测试;2密钥紧急修改:老吴团队只需在算法程序中增加“紧急修改模块”,调用预留的参数生成接口,1天内可完成编程,2天内完成测试(验证修改后密钥的安全性,抗破解时长仍达5天)。“两项修改都不用动核心设计,只是在现有基础上补充,3天足够。”陈恒总结,他还评估了“修改对重量的影响”:Led重量仅0.019公斤,整机重量升至3.489公斤(仍≤3.7公斤),无影响。
时间节点的“协商调整”。原计划4月25日初步设计通过后,5月1日直接样机制作,现增加“4月26日-30日补充修改”阶段:14月26日:小张获取Led元件,老吴编写紧急修改程序;24月27日-28日:完成背光键盘图纸修改与算法测试;34月29日-30日:外交部复核修改内容,确认无误后签署《初步设计确认书》;45月1日:启动样机制作(机械加工、模块集成、自毁装置组装);55月1日-7日:缓冲期,若样机制作中发现小问题(如背光亮度不适),立即调整。老陈代表外交部承诺:“4月30日前完成复核,不拖延;缓冲期内若有需求微调,我们也会快速反馈,不影响样机进度。”时间节点的调整,既给了团队补充修改的时间,又保留了应急缓冲,兼顾“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