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893章 机械 - 化学协同测试(第2页)

浓度检测与“毁密验证”。老李持续监测氰化物浓度变化:1触发后10秒:浓度升至0.37g\/3(设计毁密浓度,能在19秒内碳化密钥手册);2触发后19秒:浓度稳定在0.37g\/3,老李取出箱内的模拟密钥手册(纸质),手册边缘已开始碳化,金属模拟芯片(铜片)表面出现腐蚀痕迹,毁密效果100%;3触发后37秒:开启排气扇,浓度开始下降,57秒后降至0.01g\/3(安全浓度)。“浓度达标,毁密有效,而且挥发后能快速降到安全值,就算操作人员在旁边,也有足够时间撤离。”老李在浓度报告上签字,老周补充:“自毁触发的同时,机械锁芯也同步锁死了(压力传感器联动锁死机构),就算美方继续撬,也打不开,只能拿到被毁的密件。”这一发现让团队更踏实——自毁不仅能毁密,还能锁死机械结构,双重防护。

协同问题的“排查与修正”。第一次测试成功后,团队发现一个小问题:撬棍施加压力至18kg时,自毁装置的压力传感器出现“瞬时断连”(显示值从18kg跳至15kg),虽未影响最终触发,但存在风险。老周拆开传感器接线,发现是震动导致接线端子松动,重新加固后,重复测试2次:1第二次:20.02kg触发,响应时间0.17秒,浓度0.37g\/3;2第三次:19.98kg触发,响应时间0.19秒,浓度0.36g\/3,均无断连问题。“协同测试就是要找出这种分项测试发现不了的问题,接线松动在单独测传感器时看不出来,一撬就暴露了。”老宋总结,将“传感器接线加固”加入后续生产规范。

三、正常操作验证:密码解锁与自毁休眠的“逻辑协同”(1971年6月17日11时30分-13时30分)

11时30分,正常操作验证启动——核心是验证“正确输入密码后,机械齿轮联动正常,化学自毁装置保持休眠”的协同逻辑,避免“正常使用时误触发自毁”或“密码正确但齿轮卡死”。小王模拟外交人员操作,老周观察齿轮联动,老李监测自毁装置电路状态,老宋记录操作流程与时间,人物心理从“暴力测试的紧张”转为“日常场景的放松”,重点确认安全逻辑的“常态可靠性”。

正常操作的“流程模拟”。小王按外交人员操作规范执行:1开机:按下密码箱电源键(绿灯亮起,提示进入操作模式);2输入密码:按“1-9-7-1-0-4”(预设密码),每按一个键,箱体侧面的齿轮有轻微“咔嗒”声(档位定位);3确认:按下“确认”键,齿轮开始联动,老周通过透明观察窗看到6组齿轮依次咬合,无卡顿;4解锁:约17秒后,听到“解锁成功”的提示音,箱体锁扣弹出,小王打开箱门,取出内部的模拟密件;5使用:模拟读取密件后,关闭箱门,重新输入密码锁定,整个操作耗时27秒(≤37秒,符合外交紧急场景需求)。“齿轮转动很顺,和之前单独测试时一样,没因为装了自毁装置受影响。”老周说,他用手拨动齿轮,联动顺畅,无任何卡滞。

自毁装置的“休眠监测”。老李全程监测自毁装置状态:1操作前:自毁装置电路通电(待机状态,压力传感器正常工作);2输入密码时:密码每输入正确一位,自毁装置的“休眠信号”增强(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强度从0v升至3.7v);3确认解锁后:休眠信号稳定在3.7v,压力传感器断电(避免误触发),自毁装置进入“休眠模式”(仅保留应急解除电路通电);4锁定后:自毁装置恢复待机状态,压力传感器重新通电。“休眠逻辑没问题,密码正确就断电,锁定后就恢复,不会在正常使用时‘待命’,误触发风险为0。”老李展示示波器波形图,“你看,输入最后一位密码时,传感器供电就断了,就算这时不小心碰了压力触发区,也没事。”

操作细节的“适配验证”。团队还验证了两个关键细节:1密码错误处理:小王故意输入错误密码“1-9-7-1-0-5”,系统提示“密码错误”,齿轮无联动,自毁装置仍保持待机(未触发),符合“错误3次才锁死”的设计;2紧急中止:在输入密码过程中(输入到第4位时),小王按下“中止”键,系统立即退出操作模式,齿轮复位,自毁装置无异常,避免“操作一半误触发”。老宋测试后反馈:“外交人员难免输错密码或临时中止,这两个细节能减少他们的紧张感,也让安全逻辑更完整。”小王补充:“我模拟了‘紧张手抖’的情况,连续按错2次后纠正,系统也没锁死,容错性够强。”

四、故障预案测试:齿轮卡死与应急开锁的“应急协同”(1971年6月17日14时-16时)

14时,故障预案测试启动——核心是验证“机械齿轮卡死时,通过‘机械钥匙+电子密钥’应急开锁,且化学自毁装置不误触发”的协同逻辑,避免“故障时设备报废”或“应急开锁时触发自毁”。老周模拟齿轮卡死,小王与老宋分别操作机械钥匙与电子密钥,老李监测自毁装置状态,人物心理从“正常操作的放松”转为“故障应对的焦虑”,重点确认安全逻辑的“极端可靠性”。

齿轮卡死的“模拟与确认”。老周通过两种方式模拟卡死:1机械卡滞:在第3组齿轮的齿槽内插入0.07厚的金属薄片(模拟长期使用后的金属碎屑卡滞),小王输入正确密码后,齿轮仅转动1\/3就停止,系统提示“齿轮故障”;2电路故障:断开齿轮联动电机的电源线(模拟电机故障),输入密码后,齿轮无任何反应,故障提示灯亮起。“这两种都是最可能出现的故障,前者是机械磨损导致,后者是电路问题,外交人员在纽约遇到这种情况,总不能把箱子扔了。”老周说,他检查卡死状态,确认齿轮无法通过正常操作解锁,故障模拟成功。

应急开锁的“协同操作”。小王与老宋按应急流程执行:1准备:小王取出机械钥匙(对应箱体侧面的应急锁孔),老宋取出电子密钥(对应箱体顶部的密钥插槽);2插入:两人同时将钥匙插入对应孔位(机械钥匙插入深度19,电子密钥插入深度7);3联动操作:小王顺时针转动机械钥匙19度,同时老宋按住电子密钥上的“解锁”键,约17秒后,听到“应急解锁成功”的提示音,齿轮卡死状态解除,箱体锁扣弹出;4复位:解锁后,老周取出金属薄片、接好电机电源线,重新输入密码锁定,齿轮联动恢复正常,无任何后遗症。“应急开锁时间17秒,比要求的19秒还快,而且没触发自毁,完美。”小王兴奋地说,老李补充:“应急操作时,自毁装置一直保持休眠,压力传感器没反应,不会因为开锁动作误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