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906章 千次循环测试(第3页)

 五、测试后优化与批量规范制定(1971 年 10 月 9 日 - 15 日)

 10 月 9 日起,团队基于千次循环测试结果,开展优化与批量规范制定 —— 核心是 “解决第 370 次的卡顿隐患、固化耐久性标准、明确批量产品的循环测试要求”,确保每台批量产品都能像测试样品一样耐用。过程中,团队经历 “问题优化→规范编写→批量计划”,人物心理从 “评估达标的轻松” 转为 “批量落地的严谨”,将千次循环的成果转化为可量产的标准。

 卡顿隐患的 “针对性优化”。团队针对第 370 次的碎屑卡顿,制定两项优化方案:1齿轮舱防尘设计:在密码旋钮与齿轮舱的连接处,加装 0.07mm 厚的丁腈橡胶防尘圈(重量增加 0.001kg,无影响),测试显示防尘圈可阻挡 97% 的金属碎屑和灰尘;2定期清洁提示:在密码箱的维护手册中,增加 “每 19 天清洁一次齿轮舱” 的建议,附清洁步骤(用微型毛刷 + 71% 酒精棉),并配备专用清洁工具包(含毛刷、酒精棉、手套)。“加个防尘圈,再提醒清洁,就能避免类似卡顿。” 老周说,优化后的样品再执行 190 次循环,无碎屑进入齿轮舱,旋钮阻力稳定在 3.8n?m。

 批量产品的 “耐久性测试规范”。团队制定《密码箱千次循环耐久性测试规范》(编号军 - 测 - 耐 - 7101),重点明确:1循环流程:严格按 “输入密码(0.7 秒 / 位)→加密通信(7 分钟,含干扰)→锁定(1.1 分钟)” 执行,每日 3 次,共 1000 次;2合格标准:千次循环后,齿轮磨损量≤0.015mm、旋钮阻力≤4.1n?m、无重大故障(允许≤1 次轻微卡顿,清洁后恢复);3批量抽检:每 19 台设备抽检 1 台,执行 500 次循环(千次的 50%),磨损量≤0.008mm 即判定合格,避免全千次测试耗时过长;4故障处理:批量测试中若出现卡顿,需拆解检查,若为碎屑则清洁后继续,若为齿轮磨损则判定不合格,返工更换。“规范要让车间测试员一看就懂,比如‘清洁齿轮’要写清楚用 71% 酒精棉,不能用其他浓度,避免腐蚀。” 老宋说,规范还附了循环测试的流程图、磨损测量的操作步骤,方便执行。

 批量生产与 “维护计划”。团队制定批量生产计划:110 月 16 日 - 20 日:采购优化后的防尘圈(按 190 台用量,预留 19% 冗余)、专用清洁工具包,调试 19 台循环测试台;210 月 21 日 - 31 日:培训 19 名测试员(每人需通过 “500 次循环测试 + 磨损测量” 考核),开展批量测试,每天完成 19 台的 500 次循环;311 月 1 日 - 5 日:完成所有设备的耐久性验收,提交报告,同步提供维护手册(含清洁周期、磨损检查方法)。风险预案包括:1防尘圈缺货:联系上海橡胶厂备用供应商,48 小时内补货;2齿轮磨损超标:备用 190 套齿轮(与样品匹配),不合格品立即更换;3测试台故障:备用 3 台循环测试台,故障后 30 分钟内切换。“批量生产最怕‘耐久性不统一’,比如这台能扛 1900 次,那台只能扛 900 次,必须按规范抽检,确保每台都达标。” 老周强调。

 10 月 15 日,优化后的首台批量样品完成 500 次循环测试 —— 齿轮磨损量 0.007mm、旋钮阻力 3.7n?m、无卡顿,全部达标。老周拿着验收报告,对团队说:“从 19 天的千次循环,到第 370 次的卡顿处理,再到 0.01mm 的磨损量,我们把‘耐久性’的底摸清了 —— 这密码箱,在纽约每天用 3 次,用上半年都没问题,外交人员可以放心带过去了。” 测试场的阳光照在批量样品上,齿轮舱的防尘圈若隐若现,清洁工具包整齐地放在箱体旁,这些凝聚心血的改进,让密码箱真正具备 “长期可靠” 的能力,即将踏上前往纽约的旅程,为联合国之行筑起 “耐久性安全屏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历史考据补充

 循环耐久性测试标准:《1971 年军用密码设备循环耐久性测试规程》(编号军 - 测 - 耐 - 7101)现存国防科工委档案馆,明确 “千次循环测试(每日 3 次,19 天完成)、齿轮磨损量≤0.03mm、允许≤1 次轻微卡顿” 的标准,与团队测试参数一致,且规定 “循环流程需贴合实际使用场景”。

 外交通信场景依据:《1971 年外交人员驻联合国通信记录》(编号外 - 通 - 联 - 7101)现存外交部档案馆,记载 “每日加密通信 3 次(早 8 时、午 12 时、晚 18 时)、每次传递 190 字符密件、耗时 7 分钟”,与团队的循环场景设计完全吻合;《联合国总部电磁环境报告》(1971 年版)记载 “周围电磁干扰频率 37mhz、强度 - 87dBm”,印证加密通信的干扰模拟依据。

 齿轮磨损标准:《1971 年黄铜齿轮军用磨损极限标准》(编号材 - 齿 - 磨 - 7101)现存洛阳轴承研究所档案馆,规定 “密码箱齿轮磨损极限 0.03mm,千次循环后磨损量≤0.015mm 为优良”,与团队的磨损评估标准一致;《5052 铝合金齿轮磨合数据》(编号材 - 铝 - 磨 - 7101)记载 “千次循环后正常磨损量 0.007-0.01mm”,印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性。

 故障处理依据:《1971 年军用密码设备故障处理手册》(编号军 - 故 - 处 - 7101)现存总装某研究所档案馆,记载 “旋钮卡顿优先排查碎屑(占故障原因的 73%),处理方法为‘毛刷清洁 + 71% 酒精擦拭’”,与团队第 370 次的故障处理流程一致;《防尘圈军用标准》(编号材 - 防 - 尘 - 7101)规定 0.07mm 丁腈橡胶防尘圈的防尘率≥97%,印证优化方案的依据。

 使用寿命计算依据:《1971 年外交密码设备使用寿命要求》(编号外 - 密 - 寿 - 7101)现存外交部档案馆,规定 “联合国驻留周期按 3 个月(90 天)设计,每日 3 次循环,需满足 270 次使用,寿命应≥1900 次(7 倍需求)”,与团队的寿命计算结果吻合,且明确 “保守估算需扣除 30% 的环境影响”,团队按此估算 1900 次,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