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动物灵性曰法(第2页)
(演绎推理)其实啊,这种纠结恰恰说明,“吃肉”不只是填饱肚子的事儿,还藏着对“该不该伤害生命”的琢磨——就像咱们小时候踩蚂蚁,大人会说“别踩,怪可怜的”,那份不忍心,跟宗教里的纠结是通的。
三、π分型第三层:吃多少肉,藏着文明的脾气
(思维发散痕)你去不同地方看看,吃的肉量差老鼻子了,这背后不光是口味,还跟当地的宗教、想法有关,特像不同人有不同的“饮食性格”。
(归纳推理)欧美那些信基督教的地方,一年人均能吃80到120公斤肉,他们老说“人要统治自然”,觉得吃动物是天经地义,可代价也大,碳排放比别的地方高好几倍。咱们华夏这边,受儒家影响深,讲究“取之有度”,一年吃30到60公斤,以前种地养牲口,粪便还能当肥料,循环着来,没那么浪费。
(思维发散痕)印度那边更有意思,信佛教、印度教的多,讲究“不杀生”“业力轮回”,一年才吃3到10公斤肉,你去那儿看,森林、动物都保存得挺好,生物种类特多。
(演绎推理)这几年全球牛肉越产越多,40年涨了160%,吃不起牛肉了就改吃鸡肉,其实都是欲望推着走。但你看,哪个地方吃肉少,对自然就温柔点,这脾气啊,一眼就能看出来。
四、π分型第四层:佛教说的“刀兵劫”,其实是句大白话
(思维发散痕)佛教里“刀兵劫”听起来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你怎么对动物,最后就可能怎么对人”,像个循环的圈,绕不出去。
(归纳推理)你想啊,天天在屠宰场干活的人,天天看着动物受苦,心慢慢就硬了,麻木了。有研究说,他们得心理创伤的概率比常人高37%,时间长了,对人也容易动粗。以前殖民时期,抢别的地方的资源,跟现在抢动物的生存空间,路子都差不多——都是为了自己多吃点、多占点,不管别人(别的生命)疼不疼。
(思维发散痕)就像咱们平时要是老欺负比自己弱的,比如踢流浪猫,慢慢就觉得“欺负人也没啥”,最后说不定就跟人打架了。这道理,佛教早看明白了,只不过用“刀兵劫”这词儿,包装得深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