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精神家园笔记俩俩相忘
第276章 汪氏四元数框架π分型三角函数推导(第2页)
第二个补丁:修正\"空间的不完美\"。
汪氏假设宇宙是个完美的三维球面,就像篮球一样光滑。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小坑洼\"(涨落)说明,空间其实是带褶皱的(分形结构)。所以得给宇宙半径公式加个\"褶皱系数\":当分形维度偏离π时(π在这里像个\"标准球面模板\"),半径会跟着褶皱程度伸缩——就像衣服上的褶皱会让实际长度比平铺时更长,空间褶皱也会让宇宙半径比完美球面时稍大一点。
第三个补丁:给速度装\"限速器\"。
为了避免角度接近90度时速度飙到无穷大,得加个\"伦理常数\"k(k必须大于0.9)。这个k像个阀门,角度越大,阀门关得越紧,速度最多只能比光速快一点点(1.05倍以内)——就像高速路限速120,哪怕车性能再好,也不能超过这个数,保证理论不违反最基本的物理规矩。
3π\/4层:验证理论的\"实测标尺\"
(核心:用实验数据给修正后的框架\"打分\",看是否严丝合缝)
第一步:测\"意识调节项\"的力度。
计划用Ligo探测器和脑机接口联合实验:当人专注观测时,记录意识场对角度θ的微调幅度。如果微调幅度(导数)超过π\/100,就说明这个\"意识调节项\"是真的在起作用——就像检查温度计是否灵敏,得看它对温度变化的反应够不够快。
第二步:测\"褶皱系数\"的影响。
让冥想者调控肿瘤熵流时,记录分形维度和角度θ的关系。如果分形维度越接近π,加速度和角度的正弦值就越吻合,说明空间褶皱的修正没毛病——好比调吉他时,弦越准,弹出的音和乐谱越对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