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高考加入核聚变议题???

 “而且,不瞒各位院士、教授说…” 

 “关于这个室温超导材料,我这里…还有一些更有意思的后续应用技术。\w?e\i?q~u\b,o^o-k!.?c,o·m_” 

 “比如,超高效率的无线充电,或者…小型化的强磁场发生装置?” 

 他轻描淡写地抛出了两个名词。 

 果然! 

 张院士和汪教授的呼吸几乎同时一滞! 

 这两项技术,任何一项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在相关领域掀起滔天巨浪! 

 尤其是后者,强磁场是许多前沿物理实验(比如粒子加速器、磁约束核聚变)的关键! 

 如果能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 

 这小子手里,到底还藏着多少王牌?! 

 张院士感觉自己的心脏有点受不了了。 

 从室温超导到强磁场发生装置,这惊喜(或者说惊吓)来得太密集了。 

 随之而来的,是他看向杨昊的眼神,己经从欣赏,进化为看待绝世珍宝般的火热! 

 这己经不是人才了,这是国宝!活的! 

 “杨昊同学,你刚才说的……” 

 “只是理论设想,还没完全成熟。” 

 张院士:“……” 

 汪教授:“……” 

 王卫东虽然听不太懂,但他明智地选择闭嘴。 

 张院士无奈地叹了口气,天才嘛,总是有个性的。 

 既然他坚持要先高考,那就…依他吧。 

 至少,先把人稳住,把室温超导的基础技术拿到手,才是当务之急。 

 “好,我同意。” 

 张院一想到这,语气都温和了许多,带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包容。?咸~鱼!看*书-罔. `最`鑫′蟑/劫·哽+歆~筷- 

 “你的要求,我们会尽快向上级汇报,并全力争取落实。” 

 “至于高考…也没关系,以你的才能,在哪里学习都是一样的。” 

 “国家不会埋没任何一个人才,尤其是像你这样的人才。” 

 他选择尊重杨昊的选择,至少是目前的选择。 

 先把眼前的小麻烦解决了,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就当众人以为盖棺定论之时。 

 杨昊再次开口,且语不惊人死不休: 

 “张院士,其实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呐。” 

 “噢?你说。” 

 “实不相瞒…” 

 “我对可控核聚变,也略懂一些皮毛。” 

 “噗——”旁边的汪教授刚喝了口水,首接喷了出来,剧烈地咳嗽起来。 

 王卫东张大嘴巴,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他今天受到的冲击,比他当警察这几十年加起来都多! 

 可控…核聚变?! 

 如果说室温超导是物理学界的圣杯,那可控核聚变就是人类文明的终极能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