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高考加入核聚变议题???(第2页)
难度比室温超导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这小子说他对这个也略懂皮毛?!
【收到来自张承载院士的究极震惊值 +1000!】
【收到来自汪景峰教授的深度震惊值 +300!】
(汪景峰教授突破潜力上限,可重新提供震惊值)
【收到来自王卫东的震惊值 +100!】
杨昊满意了。·k~u·a¢i¢d!u¨x·s?..c·o^m+
“当然,只是懂一些基础概念和理论方向。”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花了2000震惊值解锁了一些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理论知识拓展,选择性地说出几个关键术语:
“比如,关于等离子体约束,托卡马克和仿星器路线的优劣…还有氘氚燃料循环中的中子问题…”
他说的并不深入,甚至有些跳跃,但这些的确是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核心难题和前沿方向!
术业有专攻,张院士无法判定真假,但他相信了,不过他不理解。
“杨昊同学,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杨昊图穷匕见,终于抛出了他那个疯狂的设想。
“我希望,今年的高考物理或者综合卷里,能加入一道关于怎么解决可控核聚变理论基础的论述题。”
“什么?!”王卫东先憋不住了,他虽然不懂技术,但高考加题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这简首是异想天开!
汪教授也觉得这太荒谬了,高考是何等严肃的事情,华夏数千万学子的前途岂能说加题就加题?还是这种超前沿的科学问题。
张院士没有立刻反驳,他似乎真的在权衡利弊。
杨昊继续加码——
“届时,我会在考场上,将我所知的,关于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所有可能性以及解决方案,完整地写出来。”
“作为交换,这份方案框架,我无条件上交给国家。”
“当然,”他补充道,“前提是,我写在那张纸上的所有诉求,必须先得到满足。”
“在我确认一切得到妥善解决之前,关于室温超导的全部核心技术资料,还有这份核聚变理论,都还只在我脑子里。”
“我需要看到国家的诚意。”
这小子是疯了吧?!
三人下意识想到。
高考加题?论述可控核聚变理论框架?
张院士也没底了,“你…你说的是真的?你确定你能在考场上,写出这东西来?”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控核聚变!
人类将再无能源危机!
如果杨昊只是信口开河,或者拿出来的东西是错误的、无用的,那后果……
杨昊看着张院士严肃的表情,突然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幽默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