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书魂幻境,贤者问道(第2页)
“当此乱世,人命如草芥,道义如刍狗。刀兵之前,诗书何用?我辈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满腹经纶,可能挡得住屠刀?可能救得了万千黎民?”
我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那些殉道文士,他们守住了气节,却没守住城池百姓。这‘义’,究竟有何意义?这书,读它何用?!”
风更冷了,吹得他单薄衣衫猎猎作响。
他缓缓转过头。那是一张被苦难雕刻得沟壑纵横的脸。眼神不锐利,却像一口深井,能将我所有愤怒迷茫都吸进去。
他没有回答。
他只是举起酒壶,将浑浊酒液洒在脚下干涸焦黑的土地上。
“这第一杯,”声音在风里飘散,“敬长安城中,无数死于战火的无名冤魂。”
又满一杯。
“这第二杯,敬我那在饥荒中,活活饿死的幼子宗武。”
他的手,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再满第三杯。
他看向我,古井般的眼眸里,第一次泛起滚烫的波澜。
“这第三杯,敬我杜甫自己。敬我这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从未有片刻,放下过手中这支无用的笔。”
他说完,仰头将那杯酒一饮而尽。酒液辛辣,顺着他嘴角流下,打湿了灰白的前襟。
他看着我,目光仿佛穿透我皮囊,直看到我识海里那颗躁动的血色星辰。
“你问我,诗书何用?”
他笑了,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无用。”
两个字,像两柄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
“笔,挡不住刀。墨,洗不掉血。”他看着自己那双因长年握笔而指节粗大的手,缓缓道,“老夫一生,写诗千首,可曾让安禄山铁骑后退半步?可曾让我那嗷嗷待哺的幼子多吃一口饱饭?”
“不曾。”他的声音平静,却充满绝望。
“那……那我们为何还要写?为何还要读?”我几乎失控。
“因为!”他猛地抬头,那双黯淡眼眸骤然爆发出让星辰失色的璀璨光芒!
“总要有人,将这一切都记下来!”
声音不再是呜咽,化作了振聋发聩的雷鸣!
“刀剑,只能决定谁在今日跪下。而笔,能决定谁在万世之后站着!”
“老夫的诗,救不了大唐江山。但它能让千年之后的人知道,这片土地上,曾有过怎样一场浩劫!曾有过怎样一群在战火中流离、在饥荒中挣扎,却依旧没有放弃希望的百姓!”
“它能让后人知道,朱门之内,曾有‘酒肉臭’的无耻!茅屋之下,亦有‘冻死骨’的悲凉!”
“它能让一个王朝的伤痛,成为一个民族永不磨灭的记忆!这记忆,便是一面镜子,一剂良药,一颗能让后世子孙知兴替、明得失的火种!”
“这,便是诗书的用处!”
“这便是我辈读书人,虽手无寸铁,却依旧要以笔为戈,与这无情的乱世,死战到底的……道!”
“轰——”
他的话,如同创世惊雷,在我混乱的识海中轰然炸响!
我呆立原地。
看着他那由悲苦文字凝聚的瘦弱身影,此刻却比我见过的任何高山都更加巍峨,不可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