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鬼市医灯照尘寰,墨卷丹书定国安

 鬼市医灯照尘寰,墨卷丹书定国安

 紫宸殿烛影摇红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紫宸殿的铜鹤灯突然爆出三朵灯花,火星溅在金砖上,烫出三个极小的孔洞。孔洞中渗出的青色雾气在烛火下扭曲盘旋,细看竟似无数细如发丝的虫豸在游走,所过之处,金砖表面浮现出淡淡的黑色纹路,与医箱竹简上的北斗七星纹隐隐呼应。灵枢捧着青铜医箱跪在冰凉的金砖上,膝盖下的砖石传来一阵细密的震颤,仿佛地底深处有巨物在翻动,箱底的青铜环与地砖碰撞,发出 “笃笃” 的轻响,节奏竟与《墨经》记载的 “地脉律动” 完全吻合。

 箱中摊开的《墨道公共卫生考》竹简泛着幽光,竹简边缘镶嵌的陨铁薄片在烛光下流转着暗紫色光晕。灵枢眼角的余光扫过殿顶藻井,那幅由夜明珠缀成的星宿图中,北斗七星的 “天枢” 星突然黯淡下去,与竹简上对应位置的纹路同时泛起寒意。他喉结微动,想起昨夜鬼市药婆塞给他的那包药渣,此刻正藏在医箱夹层里,散发出若有若无的腥气 —— 那气味与三百年前墨家殉葬坑出土的青铜瓶中残留物一模一样。

 他偷眼打量龙椅上的太宗皇帝,目光如探冰的银针般锐利。皇帝鬓角的银丝并非灰白,而是泛着种诡异的青黑色,在烛火下流转着金属般的光泽。灵枢指尖下意识地收紧,医箱的铜环在掌心硌出红痕,去年瘟疫期间为皇帝诊脉时,这银丝还只是浅浅几缕,如今竟已蔓延至耳后,像是有什么东西正顺着经络往上爬。昨夜鬼市药婆那嘶哑的声音又在耳畔回响:“龙体欠安,非药石可医…… 那东西以龙气为食,三百年了,终究还是藏不住了……”

 这时,袖口突然被三根指尖轻轻勾过,力道分毫不差地落在 “列缺穴” 上 —— 这是墨家 “三指问厄” 的暗号,食指按穴为 “察”,中指勾动为 “危”,无名指轻扫为 “急”。灵枢眼角的余光斜斜扫去,见素问垂着眼帘,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看似在整理衣袖,左手却在袖中捏出个道家 “三清指” 的手诀:拇指扣无名指根,食指中指并拢上翘,小指微屈如钩。这手诀是墨家传人与道家术士合用时的秘号,唯有遇到 “阴阳相噬” 的邪祟才会施用。

 更令他心惊的是,素问拇指与食指相扣处露出的半枚青铜符契,边缘雕刻的 “雷纹” 正在微微发光 —— 那是墨家第七代传人特有的标记,符契上的朱砂点在烛光下流转着血一样的色泽。灵枢不动声色地将医箱往左侧挪了半寸,箱角的矩尺纹恰好对准殿柱上的暗纹,那暗纹是用西域 “龙血石” 粉末绘制,在特定角度下会显出 “听风” 二字。他食指在箱盖的 “天枢” 刻度上轻叩三下:第一叩重若敲钟,问 “气”;第二叩轻如落雪,问 “形”;第三叩快慢相间,问 “时”。

 素问立刻以膝盖在金砖上轻磕两下,第一下短促清脆,应 “阴煞”;第二下沉闷悠长,应 “龙椅”。两人指尖与砖石的碰撞声混在殿外的风声里,连侍立一旁的内侍都未曾察觉 —— 那内侍腰间的玉带扣突然闪过一丝黑气,与皇帝头顶的气息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