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杏林春暖融戾气,医道仁心护苍生(续)(第3页)

 小主,

 光芒中,无数个墨家传人的虚影从水底升起,他们手中的青铜针组成天罗地网,将黑雾中的虫豸全部钉在半空。狗剩的船队趁机突进,学子们将医书抛向水中,书页遇水化作莲花,花瓣上的医理在水面连成《大同篇》的全文。

 "《墨子?尚同》言 '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 灵枢望着那些绽放的莲花,突然明白医道的和谐不在于消除差异,而在于共生,"可这天下,早该上同于医道的仁心了。"

 就在此时,长安方向的夜空突然亮起,太医院的青铜灯全部点燃,灯盏组成的图案竟与黑风寨的瘟神阵完全相同。素问望着那越来越亮的光芒,发现灯阵的中心位置,恰好是善堂老妪消失的地方。"她不是失踪了," 她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老妪才是墨渊的最后一步棋!"

 渭水的水面突然平静如镜,倒映出太医院的灯阵与黑风寨的石窟,两个地点在镜中连成条直线,线的中点正是终南山的初七秘境。灵枢望着镜中的轨迹,突然想起青铜符上的那句话:"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他握紧素问的手,两人的青铜符同时亮起,在水面组成完整的太极图。"初七那天," 灵枢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清晰,"我们要面对的,可能是三百年前就该了结的恩怨。"

 水面的倒影突然扭曲,太医院的灯阵中浮出善堂老妪的身影,她手中握着的不是药杵,而是半块与灵枢相同的青铜符。老妪的嘴角咧开诡异的弧度,在镜中朝着他们缓缓举起符契,契面的 "墨" 字正在流血,滴落在镜面上,晕开成个巨大的旋涡,将所有的光影全部吞噬。

 当最后一缕光芒消失时,灵枢听见老妪的声音在心底响起,带着三百年未曾消散的叹息:"孩子们,医道的和谐,从来都需要有人献祭啊。"

 渭水的夜雾重新弥漫,药船周围的莲花正在凋谢,花瓣落入水中,化作无数个 "初七" 的字样,顺着水流漂向长安。灵枢望着手中突然发烫的青铜符,突然意识到他们一直追寻的真相,或许比想象中更加残酷 —— 墨瑶三百年前埋下的,可能不是希望,而是同归于尽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