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青囊薪火照千古,医道微光透鸿蒙(第2页)
松火突然爆出团火星,落在 "传灯录" 的金液上,点燃的火苗竟呈现出针灸的补泻手法,补法时火苗向上窜,泻法时火苗向下沉。阿竹望着那些跳动的火苗,突然明白为何自己的青铜符总在子夜发烫 —— 那是狗剩师叔的魂魄在提醒他,传承之路从不是坦途,而是要用热血浇灌的荆棘路。
二、丹房玄机藏古今
惊蛰那日的丹房弥漫着硫磺与艾草混合的气味,素问正在用道家 "九转还丹术" 炼制 "续命膏",丹炉中升腾的青烟在房梁上凝成个巨大的 "寿" 字,笔画间游走的竟是墨家的机关虫。八十岁的她动作依旧稳健,将最后一味 "还魂草" 投入炉中时,炉底突然亮起北斗七星的图案,与三十年前终南山幻境中的阵图完全相同。
"《抱朴子》言 ' 上药令人身安命寿 '," 她转动炉盖的动作突然停顿,炉口喷出的青烟中浮出个穿道袍的虚影,正在用青铜针修补丹炉的裂痕,"可墨瑶说,最好的丹药,是 ' 人心 '。" 虚影的手指突然指向墙角的青铜柜,柜门上的符咒突然燃烧,露出里面藏着的墨家 "续命灯",灯芯是用三百年前的医者发丝编织而成。
阿竹正在抄写《墨道疫论》,他笔下的 "戾气" 二字突然扭曲,化作条黑色的小蛇,顺着笔杆爬向丹炉。"师娘," 少年的指尖被蛇咬了一口,伤口处立刻浮现出太医院的青铜鼎图案,"为何道家的炼丹术与墨家的机关术都强调 ' 七七四十九 ' 之数?" 丹炉突然震颤,炉中飞出七枚铜钱,落地后组成 "医道同源" 四字,与少年伤口处的图案产生共鸣。
灵枢拄着青铜拐杖走进丹房,杖头的水晶球里封存着当年从黑风寨带回的 "瘟丹" 残片,此刻正在发出红光。"因为天地大道的运行,从来都有定数," 他用拐杖指向房梁上的 "寿" 字,笔画突然断裂,化作无数个细小的 "生" 字,"就像这丹炉里炼的不是药,是三百年未绝的医魂。" 水晶球突然炸裂,残片的戾气与丹炉的药香相撞,在空中凝成个模糊的人影 —— 那人戴着青铜面具,却长着狗剩的眼睛。
丹房的横梁突然渗出朱砂,顺着柱壁流淌,在地面画出《黄庭经》的残页。素问认出其中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 的句子,每个字的捺脚都藏着墨家的机关图。"这才是墨瑶留给我们的真正传承," 她握住阿竹被咬伤的手指,伤口处的青铜鼎图案正在消退,露出底下的太极图,"道与墨,医与禅,本就是同源而异流。"
三更的梆子声传来时,所有的丹药同时从丹炉中飞出,在空中组成 "未来" 二字。灵枢注意到每个丹药上都刻着不同的名字,最后一粒丹药上的 "阿竹" 二字正在发光。"传承的真谛," 他将那粒丹药递给少年,丹药入手即化,化作道金光钻进少年的眉心,"就是让后来者站在我们的肩头,看得更远。"
三、碑林秘语示来者
药庐后的碑林在暮春的细雨中泛着青光,三十三块石碑上刻满了不同的医理,雨水冲刷过的石面正在显露出第二层文字 —— 那是墨家失传的 "天工医经"。灵枢用青铜针剔除碑缝中的青苔,针尖触及 "经络" 而字时,整座碑林突然转动,组成个巨大的人体轮廓,心脏的位置恰好是块空白石碑。
"这块无字碑," 素问抚摸着石碑上的水渍,水珠在石面聚集成 "初七" 的形状,"三百年前墨瑶就说要留给 ' 能医天下 ' 的人。" 空白石碑突然裂开,露出里面藏着的青铜简,简上的文字正在自动翻译,将墨家的机关术转化为中医的 "气血运行论",简末的落款是两个重叠的名字:墨瑶与老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竹的青铜符突然飞向空白石碑,符契嵌入碑体的刹那,所有石碑同时亮起,将医理投射到云端,组成幅跨越天际的《人体经络图》。"师父你看!" 少年指着图中的 "涌泉穴",那里的光点正在向终南山方向移动,"这不是穴位,是墨家的 ' 传信鸽 ' 轨迹!" 光点突然爆炸,化作无数只青铜鸟,鸟喙衔着的丝帛上写着 "墨渊未死" 四字。
灵枢望着云端的经络图,突然想起当年在太医院发现的密道,通道尽头的青铜门上刻着与碑林相同的纹路。"原来长安的地下,藏着墨家最大的医道传承库," 他将青铜针抛向空中,针尾的红线与所有青铜鸟相连,"三百年前墨瑶故意让医经失传,就是为了让真正的传人避开墨渊的眼线。"
细雨突然变成血色,碑林的轮廓在血雾中扭曲成青铜鼎的形状。素问认出鼎耳上缠绕的锁链,与当年锁住狗剩魂魄的锁链完全相同。"阿竹," 她将水晶杖递给少年,杖身的裂纹中渗出金色的血液,"记住,医道的传承从来不是守护过去,而是开创未来。" 水晶杖刺入空白石碑的瞬间,所有碑文突然消失,只留下个巨大的 "问" 字 —— 那是《黄帝内经》开篇的第一个字。
四、薪火相传照暗夜
重阳节的药庐被菊花环绕,三十六个小木人在院中组成八卦阵,每个木人的手中都捧着盏青铜灯。灵枢将最后一本《墨道医经》交给阿竹,封面的青铜锁自动弹开,露出夹层中的人皮地图,图上标注的七处传承点正在依次发光,最后一处指向太医院的青铜鼎。
"明日你带着这些木人下山," 灵枢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他从怀中取出半块青铜符,与阿竹的符契拼合,"去长安找到狗剩,他会告诉你 ' 医道七问 ' 的答案。" 拼合的符契突然飞起,贴在院中的老松树上,树干上浮现出墨瑶的手书:"传承如松,虽经霜雪,终有新芽。"
素问为阿竹整理行囊,她将青铜编钟的钟锤塞进少年的行囊,钟锤上刻着的 "止戈" 二子正在发热。"这锤能敲响墨家的 ' 镇邪钟 '," 她的指尖划过少年眉心的朱砂记,那是用雪莲汁点的护身符,"三百年前墨瑶用它镇压过墨渊的戾气,如今该交给你们了。" 行囊中的小木人突然全部站起,朝着终南山的方向鞠躬,仿佛在送别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