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药炉星火驱邪祟,丹方玄机藏墨痕(第2页)
二、食饮作息合道枢
辰时的阳光透过药庐的窗棂,在案上投下菱形的光斑。素问正为苏醒的真安康郡主调整枕席,郡主躺在墨家特制的 \"活脉榻\" 上,榻面嵌着三十六根青铜针,针尖微微凸起,顺着经络按压穴位。\"郡主昨夜已能自主咳痰,\" 素问为她掖好鲛绡被,被角绣着的道家太极图正在微微发光,\"今日卯时需食小米粥,配着 ' 茯苓糕 '—— 小米属木,顺应春生之气;茯苓健脾,合道家 ' 土养万物 ' 之理。\"
郡主的脸色已褪去惨白,唇上泛着淡淡的粉红,只是眉心还留着个浅青色的针孔(傀儡术残留痕迹)。\"多谢先生,\" 她的声音仍有些虚弱,指节却能轻轻握住素问的手,\"昨夜梦到个穿粗布衣的汉子,拿着青铜针在我 ' 膻中穴 ' 画符,说 ' 初七前需离宫 '—— 那是谁?\"
素问心中一震,面上却依旧温和:\"那是医道的 ' 护魂 ',三百年前墨瑶曾说,医者的精魂会护佑心善之人。\" 她取出个青瓷碗,碗底刻着墨家的 \"气脉图\",盛粥时粥面自动浮现出 \"温养\" 二字,\"郡主且安心,待粥温降至 ' 三指暖 '(墨家辨温法:食指触碗不烫,中指感暖,无名指觉温),便可食用 —— 这是墨家传下的 ' 食度 ',能防药食相冲。\"
她握着青瓷碗的手微微用力,碗沿的触感让她想起四年前的春天:当时阿竹刚到善堂,还是个怯生生的孩子,总爱跟在狗剩身后。狗剩就用同样的青瓷碗给阿竹盛粥,还教他辨认 \"三指暖\" 的温度:\"阿竹你记住,药要温,粥要暖,医者的心更要热,这样才能治好病人。\" 可现在,阿竹却被困在终南山,生死未卜。
灵枢端着煎好的药走进来,药碗是青铜打造的,碗沿刻着 \"非攻\" 二字。\"这碗 ' 还魂汤 ' 需分三次服用,\" 他将药碗递到郡主面前,药汁在碗中泛着淡金光泽,\"第一次在辰时,借木气升发;第二次在未时,趁土气旺盛;第三次在亥时,随水气沉降 —— 合道家 ' 三才 ' 之理,也藏墨家 ' 三攻 '(攻邪、攻滞、攻虚)之法。\"
郡主饮药时,药汁沾到唇瓣的瞬间,眉心的针孔突然泛起红光。灵枢立刻取出青铜符贴在她眉心,符契上的矩尺纹与针孔产生共鸣,红光中浮出个极小的傀儡影,被符光瞬间打散。\"傀儡术的余毒还在,\" 他收回符契时,发现符面多了道裂痕,\"需用 ' 七星针 ' 每日刺 ' 百会 ' ' 神庭 ' ' 印堂 ' 三穴,方能彻底清除 —— 这针法是墨家 ' 活脉针 ' 与道家 ' 醒脑术 ' 的合流,三百年前墨瑶用它救过被戾气缠身的孩童。\"
灵枢望着手中的七星针,针尾的红绳让他想起七年前的雨夜:当时老妪病重,狗剩就是用这套七星针为老妪行针,手抖得厉害却不敢停下。\"灵枢你看好了,\" 狗剩当时咬着牙说,\"这针法不能错,错了就救不回老神仙了。\" 如今老妪不在了,狗剩也失踪了,只剩下这套针,还在为守护医道发光发热。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药庐,素问为郡主制定的 \"作息图谱\" 在案上展开,图谱用墨家机关纸绘制,每到相应时辰,纸上的穴位便会自动亮起。\"申时需在院中慢走三刻,\" 她指着图谱上的 \"足三里\" 穴,\"此穴为 ' 长寿穴 ',墨家说 ' 足健则身健 ',道家说 ' 动则生阳 ',两者本是同源。\" 郡主起身时,腕间的银镯突然发出清响,镯身刻着的 \"安康\" 二字旁,藏着的 \"墨\" 字正在微微发光 —— 这是真郡主自幼佩戴的镯子,与前章傀儡的银镯截然不同。
三、夜诊惊现医魂影(墨瑶回忆扩写)
子时的药庐只剩盏青铜灯亮着,灵枢坐在郡主床前,手中的七星针正悬在 \"百会穴\" 上方。灯芯的火苗突然变成绿色,在墙上投下个穿粗布衣的人影,那人手持青铜针,动作与灵枢的行针轨迹完全一致。\"是狗剩!\" 灵枢心中一紧,针尖却未偏移分毫 —— 他认出人影腰间的青铜符,与自己袖中的半枚恰好互补。
人影突然开口,声音穿过灯影传来:\"针深三分,补法... 防墨渊... 青铜棺...\" 话音未落,灯油突然掀起浪,将人影打散。灵枢的七星针已刺入穴位,郡主的身体轻轻一颤,眉心的针孔渗出淡金色的液体,滴在床榻的青铜纹上,竟组成 \"终南山\" 三字。
这三个字像重锤砸在灵枢心上,让他想起三年前与狗剩去终南山采药的经历:当时他们在山涧边发现了块刻着 \"终南山\" 的石碑,碑下埋着个青铜盒,里面装着半张墨家地图。\"灵枢你看,\" 狗剩当时兴奋地拍着石碑,\"这地图肯定藏着墨家的秘密,以后咱们一定要找齐剩下的部分!\" 可现在,地图没找齐,却要面对墨渊设下的陷阱。
素问提着药罐赶来时,药庐的门正自动关闭,门缝中渗出的黑气里,传来齿轮转动的声响。\"刚才是不是有... 人影?\" 她将药罐放在案上,罐中的 \"安神汤\" 正在自动旋转,形成个微型的太极图,\"我在院外看到灯影里有两个人,还以为是你在与人说话。\"
灵枢取出青铜符,符契上的裂痕正在扩大,刚才人影消散的位置,留下半根红色的丝线,与狗剩针囊里的丝线材质一致。\"是狗剩的医魂,\" 他将丝线缠在符契上,丝线立刻与矩尺纹融合,\"他在提醒我们,终南山有青铜棺,墨渊的目标恐怕不止鼎引。\"
郡主突然睁开眼睛,瞳孔里映出的不是灯影,而是无数个细小的青铜鼎。\"我... 我看到好多鼎...\"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却伸手抓住灵枢的手腕,\"鼎里有好多人... 有穿道袍的,有穿粗布衣的... 还有个戴面具的,说要我... 去换阿竹...\"
灵枢按住郡主的 \"内关穴\",输入内力安抚她的心神:\"是墨渊的 ' 摄魂术 ',\" 他望向窗外,太医院的方向升起道淡黑色的烟,与终南山的轮廓连成一线,\"他在用郡主的魂魄引我们去终南山,好一石二鸟。\" 素问突然发现,药罐里的安神汤已变成黑色,碗底浮出个青铜面具的虚影,与前章镜中的墨渊面具完全相同。
灵枢望着面具虚影,突然想起老妪曾给他讲过的墨瑶往事:三百年前,墨渊也曾用 \"摄魂术\" 控制过瘟疫患者,让他们自相残杀。当时长安城西的贫民窟里,患者们拿着农具互相攻击,眼中都泛着与郡主此刻相同的绿光。墨瑶赶到时,不少人已倒在血泊中,她立刻取出青铜符,咬破指尖将血滴在符上,口中念着墨家的 \"镇魂咒\"。符契亮起的瞬间,一道金光笼罩住整个贫民窟,患者眼中的绿光逐渐消退,却还有几个被戾气缠得太深的人,依旧疯狂地扑向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