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新术入宫惊帝阙,青铜影里藏危机
新术入宫惊帝阙,青铜影里藏危机
一、辰时宫前奏新功
辰时的大明宫浸在金晃晃的晨光里,丹陛之下的青铜鹤灯泛着冷光,灯芯跳动的频率竟与灵枢袖中青铜符产生共鸣,符面泛着的淡金微光,与远处终南山的轮廓隐隐呼应。灵枢提着药箱走在前面,箱里的三齿刀、火神针碰撞出轻响,像墨家机关城的晨钟;素问跟在身后,鬓角银链垂着的青铜小鼎,每走一步都轻轻颤动,鼎耳锁链绕出的 “非攻” 结,与腰间墨家令牌上的纹路严丝合缝。
“待会儿见了陛下,可得把治疗过程说清楚,别紧张。” 素问压低声音,指尖捏了捏灵枢的衣袖 —— 他的手心里全是汗,毕竟这是第一次在皇帝面前献医,万一出岔子,不仅新疗法推广不了,连患者都可能受牵连。
灵枢深吸一口气,摸了摸怀里的治疗记录:“放心,老妪婆婆说过,‘医道不分高低,只要能救人,就是好术’。我们有李三、春桃他们的康复见证,还有医经残页当凭据,错不了。”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忍不住想起昨天李三拍着胸脯说 “俺跟你们去宫里作证” 的模样,心里踏实了不少。
刚走到宣政殿外,就见高公公从里面出来,穿着簇新的内侍袍,腰间挂着的青铜牌泛着幽绿,一靠近灵枢的青铜符,符就轻轻发烫。“两位神医来啦?陛下正等着呢。” 高公公脸上堆着笑,眼神却在灵枢的药箱上打转,“这箱子里... 装的就是那‘融合疗法’的器具?可得小心些,宫里的宝贝多,别磕着碰着。”
灵枢不动声色地把药箱往身后挪了挪:“都是治病的家伙,简陋得很,哪比得上宫里的宝贝。劳烦公公带路。” 他注意到高公公袖管里露出半截黑色丝线,与之前黑袍人锁链的材质一模一样,心里顿时警铃大作 —— 这家伙肯定没安好心,待会儿得盯着他。
进了宣政殿,玄宗坐在御座上,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下闪着光,案上摆着的青铜鼎里,燃着西域进贡的龙涎香,香灰竟自动堆成个 “医” 字,与灵枢药箱里的医经残页图案完全相同。“朕听说你们研究出了新疗法,能治那棘手的‘骨腐病’?” 玄宗的声音洪亮,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目光落在灵枢身上,“快说说,是怎么治的?”
灵枢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治疗记录,双手奉上:“回陛下,此疗法名为‘放血活血合流术’,是融合西域放血术与中原活血化瘀理论,再用墨家机关术控度、道家阴阳理论衡性而成。” 他指着记录上的字迹,“李三是禁军,之前右腿瘀血肿胀,连路都走不了,用此疗法治疗三次,现在能跑能跳;春桃是宫女,肺经瘀堵导致咳嗽不止,治疗两次就痊愈了,还有张大人... 虽还在调理,但症状也减轻了不少。”
“哦?竟有这么神?” 玄宗接过记录,翻到李三画的小人练武图,忍不住笑了,“这士兵倒有趣,还会画画。来人,传李三、春桃进殿!”
没一会儿,李三穿着禁军制服,迈着大步走进来,腰杆挺得笔直,之前肿得像萝卜的右腿现在活动自如,他一进殿就跪下行礼:“末将李三,叩见陛下!多亏灵枢神医、素问神医的新疗法,末将的腿才能好,现在能跟着兄弟们操练,还能举石锁呢!” 说着就要起身演示,被高公公拦了下来:“陛
春桃也跟着进来,穿着淡粉色宫装,脸色红润,再也不是之前蜡黄的模样,她福了福身:“奴婢春桃,谢陛下恩典,让神医为奴婢治病。奴婢现在不咳嗽了,还能绣帕子呢。” 她从袖中取出块帕子,上面绣着的矩尺纹与太极图,正是灵枢教她的 “医道同源” 图案。
玄宗看着两人的模样,又翻了翻治疗记录,突然拍案:“好!好一个‘融合疗法’!既用了西域的快,又保了中原的稳,还藏着墨家、道家的学问,这才是真正的医道!” 他转头对旁边的大臣说,“朕决定,在宫廷中推广此疗法,让太医院御医都跟着灵枢、素问学习,以后宫里宫外的瘀血病症,都用这法子治!”
灵枢和素问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惊喜 —— 老妪婆婆毕生的心愿,终于要实现了。可还没等他们谢恩,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青铜鼎的轻响,与终南山的方向遥相呼应,案上的龙涎香香灰突然变黑,堆成的 “医” 字竟扭曲成个 “鼎” 字,与墨渊面具上的图案隐隐呼应。
“这是怎么回事?” 玄宗皱起眉,高公公急忙上前:“陛下莫慌,许是风吹的。” 他伸手想拂去香灰,指尖刚碰到,就被一股黑气弹开,手背上竟泛起淡淡的幽绿 —— 与墨渊的戾气颜色完全相同。
灵枢心中一紧,悄悄将青铜符贴近香鼎,符面一亮,黑气就被吸了进去:“陛下,这是西域戾气,许是香里掺了东西。以后宫里用香,最好先用青铜符验一验,免得伤了龙体。” 他这话既提醒了玄宗,又暗暗点了高公公 —— 刚才高公公碰香灰时的反应,肯定是被戾气缠上了。
高公公脸色微变,急忙岔开话题:“陛下,既然要推广新疗法,不如让两位神医现在就去太医院,给御医们讲讲操作技巧?” 玄宗点头应允,灵枢和素问谢恩后,跟着高公公往太医院走,刚出宣政殿,就见高公公袖中掉出个油纸包,里面的药粉泛着幽绿,一落地就冒出几缕黑气,与之前张大人被灌的毒药一模一样。
二、巳时太医院授艺
巳时的太医院热闹非凡,十几位御医围在院中,案上摆着的青铜器具泛着光 —— 墨家三齿刀、西域火神针、道家阴阳壶,还有灵枢带来的《墨道医经》残页,铺在正中的石桌上,阳光一照,残页上的字迹竟泛着淡金,与御医们手中的《黄帝内经》产生共鸣。
“各位大人,这‘融合疗法’的关键,在于‘先放后补,阴阳调和’。” 灵枢拿起三齿刀,刀背矩尺纹在阳光下闪着光,“西域放血术要‘快准狠’,在‘委中’‘尺泽’这些穴位下刀,放血量以三滴为限,多了伤正气,少了祛不了邪;中原活血药要‘稳缓纯’,用黄芪、当归这些药材,按道家‘子午流注’时辰服用,才能补得进去。”
一位白胡子御医皱着眉,指着刀说:“灵枢神医,这西域刀这么锋利,万一割深了怎么办?之前有西域医者来献艺,放血放得患者差点晕过去,我们可不敢这么用。”
灵枢笑着拿起青铜针,针尾红绳缠在刀背上:“大人放心,这是墨家‘导气针’,针尾红绳能感应经脉气流,一旦刀要割深,红绳就会绷紧,像机关城的‘预警器’,保准不会伤了经脉。” 他边说边演示,将刀贴近一块猪肉,红绳果然在刀刃快碰到骨头时绷紧,刀身再也下不去分毫。
御医们都露出惊讶的神情,纷纷凑上前查看:“这墨家机关术竟这么神?以前只听说墨家会造守城器械,没想到还能用到医术上。”
素问也拿起药碗,里面盛着 “黄芪火绒汤”,汤面浮着的青铜粉转着圈:“各位大人,这药是用墨家‘九蒸九晒’法炮制的,火绒草祛邪,黄芪补气,合道家‘气能生血’之理。服用后再用青铜符淬水擦身,能护住经脉不受戾气侵,就像给身子加了层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