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作战布置之经济手段2

    定价权……
 




    一头牛,一只羊晋商说值多少钱就多少钱,王公们根本就没有的选。
 




    就这样,王公贵族的牲畜草场,甚至是属民的赋税,慢慢的都变成了晋商的抵押品。
 




    晋商就是用这一张张小小的印票,织就了一张越收越紧的大网,把高高在上的蒙古统治阶层牢牢的套住,让他们成了自己的高级打工仔。
 




    光靠几个大商号和王公的印票,还不足以控制整个草原的经济,于是晋商把金融的毛细血管,铺到了蒙古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这就靠他们强大的票号,比如著名的日升昌,蔚泰厚等票号,他们在归化,张家口,库伦,甚至是更远的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都设有分号。
 




    这些票号解决了远程资金流动的大问题,蒙古牧民卖了羊皮给晋商,拿到的可能不是现银,而是一张汇票。
 




    他们可以去归化城的分号凭票取钱,或者是直接把汇票转手给其他商人购买货物。
 




    而晋商从内地采购货物,也不用真金白银的长途押运,通过票号网络就能把资金汇到采购地。
 




    这大大降低了贸易风险和成本,让晋商的商业触角,能延伸到草原最偏远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这套覆盖整个蒙古草原的金融结算网络,使得资金流动完全就掌控在晋商体系之内。
 




    蒙古的经济血液怎么流,流到了哪里,流多少,晋商都看的一清二楚,并且能施加决定性的影响。
 




    一个普通的蒙古牧民,可能一辈子也没离开过自己的旗,但他养的羊,买的茶,借的钱,都在无形中被这张庞大的金融网络所记录和支配。
 




    山西票号史就明确的指出:“票号分支机构之遍设于各埠,不特为国内汇兑之枢纽,即边陲蒙藏各地,亦莫不有山西票庄之足迹。”
 




    事实上印票这种高端的玩法只针对王公喇嘛,晋商很快就把这套模式,降维打击用到了普通牧民身上。
 




    王公贵族们欠了晋商巨债还不上怎么办?
 




    简单的很呐,把债务转嫁或者是摊派给属下的牧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