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国家在发展

其实,除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种硬性且必须遵守的要求之外,袁涛在其他方面的规定并非十分严苛。

 

甚至对于贵族体系的特权,也给予了诸多保护。

 

唯一的限制便是不能随意剥夺他人性命,这样的要求并非难以接受。

 

可即便如此,如果还有人不愿遵守,袁涛也绝不会再惯着他们。

 

在成功扭转社会风气之后,袁涛便将重心转移到国家的基础建设上。

 

本来,袁涛并不想过多干涉夜幽国那些麻烦事。

 

毕竟官员数量有限,打下这些地方容易,但要想真正消化吸收,使其完全融入中华帝国,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夜滦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按照他这种疯狂的搞法,再有一年时间,整个夜幽国仅存的两府之地,恐怕就会变得荒无人烟。

 

两三百万人要是就这么无辜丧命,袁涛非得气得跳脚不可。

 

无奈之下,袁涛只能亲自下场进行救援。

 

不过,袁涛并未直接派遣大军进行强硬镇压,而是采用了更为巧妙的策略。

 

他让上杉家的平南军、玉家的玉龙卫,再配合重渊卫压阵,兵分两路,稳步推进,对夜幽国的残党进行逐步蚕食。

 

与此同时,袁涛凭借着他那如同开挂般的金手指,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大量合格地方官员的工作之中。

 

这金手指就如同一个神奇的宝藏,源源不断地为他输送着培养人才的奇妙方法和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袁涛如同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浇灌着每一颗“种子”,期待他们茁壮成长,成为支撑国家大厦的栋梁之材。

 

而从军队中退下来的大量伤兵,也在袁涛的巧妙安排下,开启了军转政的新征程,充实到地方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这些伤兵,虽然身体上留下了战争的痕迹,但他们拥有着坚韧的意志和服从命令的良好习惯,为地方管理注入了一股别样的活力。

 

在袁涛的精心布局下,再配合锦衣卫和提刑司那如同严密大网般的有力监管,已到手的两府之地很快便稳定了下来。

 

这一系列如行云流水般的操作,让众人看得瞠目结舌,仿佛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