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国家在发展(第2页)
大家对袁涛那高超的手段和卓越的能力,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心中满是惊叹与敬畏。
然而,袁涛本人却被气得不轻。
他心里如同明镜一般,深知这背后必定有人在暗中针对中华帝国,处心积虑地试图破坏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和平与秩序。
在现有的基本盘还如同未消化完全的食物,正需慢慢调养巩固的时候,
却又被强行掺入了大量的“沙子”,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袁涛消化地盘的难度和速度。
倘若袁涛没有这个神奇的金手指,无法快速培养出所需的人才,那么这一招就如同掐住了他这种出身平凡之人的命门。
因为出身草莽,本就没有庞大的家族势力和众多的人才储备作为后盾,到了最后,极有可能不得不向那些世家低头妥协。
这,或许就是草莽英雄在崛起之路上难以言说的最大无奈吧。
但如今,这些世家算是碰到了真正的对手。
毕竟管理地方事务,并非一味地需要超强的实力,七八品的修为在很多情况下也就基本够用了。
于是,袁涛充分发挥金手指的优势,大力强化了大批基层干部。
这些基层干部就如同坚实的基石,稳稳地撑起了地方管理的框架。
同时,他又挑选了一些名声尚可、能力突出的世家子弟,将他们融入到管理体系之中。
如此一番巧妙运作,总算是成功安定下了这两府之地。
原本还满心期待着袁涛上门来求自己出山相助的各个世家,看到这般情景,顿时全都傻眼了。
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仿佛看到了一件颠覆认知的奇事。
不仅如此,袁涛还将中央集权制度推广到了最小的行政单位——“村”。
在这个制度下,村长虽然由村民自行选举产生,但必须上报到“乡”备案。
而乡长则是由中央户部经过层层筛选后任命的。
再往上,便是“县”和“府”两级机构,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压实责任,构建起了一个严密有序的管理体系。
袁涛还极具远见地把学校开到了乡一级。
对于村里来说,如果想要开办学校,就需要自行聘请老师,然后向乡里申请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