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余波与抉择(第2页)

 

底下大臣们噤若寒蝉。兵部尚书出列道:“陛下息怒。钱是要紧,但水师重建更是迫在眉睫。臣以为,是否可暂时加征一些临时税赋,或者……向国内各大商贾借贷……”

 

“加税?”李琰冷哼一声,“仗刚打完,百姓惊魂未定,这个时候加税,是想逼反多少人?向商贾借贷?利息多少?拿什么抵押?帝国的盐铁专卖权吗?”

 

这话堵得兵部尚书哑口无言。谁都知道,把国家命脉抵押给商人,后患无穷。

 

朝堂上一时陷入了僵局。李琰看着底下这群要么低头看脚尖,要么一脸“臣也没办法”的大臣,一股无名火直往脑门窜。他知道国库紧张,但没想到紧张到这个地步。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苍老却沉稳的声音响起:“老臣或有一策,或可解燃眉之急。”

 

众人望去,发言的是原拜占庭帝国的一位老财政官,投降后因熟悉本地情况被留用。他出列躬身道:“陛下,新长安及帝国旧地,多有富可敌国的希腊世家大族。其中不少,此前与尼基弗鲁斯等叛逆过往甚密。如今逆党伏诛,其家产皆已抄没入库,虽数目可观,但于水师重建仍是杯水车薪。”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然,其余世家,虽未直接参与谋逆,但平日亦多有不法,盘剥百姓,积蓄巨万。陛下何不下一道‘劝捐诏’?言明帝国危难,水师关乎社稷存亡,号召忠君爱国之士踊跃捐输?并……可暗示,捐输踊跃者,或可在将来新政中,予以某些……便利或宽宥?”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让那些有钱的旧贵族们“自愿”出血买平安!而且捐得多,以后说不定能少被打压,甚至捞点好处。

 

李琰眼睛一亮。这老家伙,有点东西啊!这办法,既避免了直接加税激起民变,又把刀子架在了那些本来就不老实的旧贵族脖子上,还能快速搞到钱!

 

“此议甚好!”李琰一拍御案,“就依此办理!此事由……婉儿总督在意大利协调办理,新长安这边,由李嗣业将军会同有司负责!记住,是‘劝捐’,要让他们‘自愿’!但若有人不识抬举……”他冷笑一声,未尽之意让所有旧贵族出身的大臣都打了个寒颤。

 

钱的问题暂时找到了解决办法,虽然肯定会有阻力,但总算有了方向。

 

接下来,就是更棘手的内部清理问题了。皇城司负责人出列,详细汇报了对宫廷投毒案和勾结阿拉伯人一案的审讯结果。线索最终指向了几个尚未被清洗的旧贵族家族,甚至……隐隐约约,似乎与大牧首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但缺乏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