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余波与抉择(第3页)

 

“大牧首……”李琰手指敲着御案,沉吟着。这老狐狸,滑不溜手,每次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动他?影响太大,容易引起希腊民众的普遍反感。不动?留着他始终是个祸害。

 

“继续查!证据不足,就给朕找到足够的证据!”李琰下了决心,“在他身边多埋钉子!朕就不信,他能一点马脚都不露!至于已经查实有牵连的那些家族,没什么好说的,按谋逆罪论处,财产充公,男丁斩首,女眷没官!”

 

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掀起。朝堂上弥漫着肃杀的气氛。

 

散朝后,李琰回到书房,只觉得身心俱疲。打仗难,治国更难,平衡这各方势力更是难上加难。他拿起一份关于安德罗尼科斯和阿拉伯舰队动向的最新简报,还没看完,内侍又来报,说上官婉儿从意大利发来了加急奏章。

 

李琰展开一看,眉头又皱了起来。婉儿在奏章里详细汇报了意大利“劝捐”的初步进展,遇到了一些阻力,但还在可控范围。但她在信末,却用一种十分委婉的语气,提到了后宫之事。她说扬州才人不幸薨逝,令人痛心,陛下子嗣不丰,于国本不利,恳请陛下为社稷计,多多延绵后嗣。同时,她也隐晦地提到,阿史那云将军英武忠勇,若陛下有意,她愿居中协调,给予其应有名分,以安将士之心,也全陛下之情。

 

这封信,写得是滴水不漏,既有国事的汇报,又有对皇帝的关心,甚至还主动提出接纳阿史那云,显得无比贤惠大度。但李琰却从中读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幽怨和试探。

 

婉儿这是在提醒他注意子嗣问题,也是在试探他对阿史那云的态度,更是在不动声色地强调自己后宫之主的地位。

 

李琰放下奏章,叹了口气。女人多了,麻烦事也多。婉儿的心思,他懂。阿史那云的情义,他也感受得到。但这其中的平衡,比处理朝政还让人心累。

 

他提起笔,给婉儿回信。先是肯定了她在意大利的工作,然后对于后宫之事,只简单回复道:“婉儿有心了。子嗣之事,朕自有考量。云儿之事,战后再说。朕安,勿念。”

 

含糊其辞,暂时稳住再说。

 

刚放下笔,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一个皇城司的密探几乎是冲进了书房,脸色煞白,声音都变了调:

 

“陛下!不好了!关押候审的大牧首……他……他在狱中……自尽了!”

 

“什么?!”李琰猛地站起来,打翻了桌上的砚台!

 

这老狐狸,竟然来了这么一手?!是畏罪自杀?还是……被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