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远亲近朋之策(第2页)
鲁肃并不解释,只挥手示意众将跟上,去追孙瑜,同返合肥去也。
大军向北,行军至正午,遇甘宁策马而来。
鲁肃问曰:“兴霸何来?”
甘宁道:“赵柏轩可走脱了?”
鲁肃颔首。
甘宁叹曰:“主公恐与柏轩贤弟刀兵相见,是以速遣甘某前来传令,且纵荆州军离去,不得阻拦。~x!t¨x′x-s′.~c^o,m*”
鲁肃闻言,叹道:“赵柏轩己走,可惜未能听得此令。”
言罢,见甘宁不解,遂解释道:“芥蒂己生,不复往日之协,且回合肥禀报主公罢。”
众人一同回合肥,如何将此间事一一禀明,且按下不表。
且说赵林与张飞一路向南,每日行军西十余里,五日抵桐乡,七日至皖县,终与关羽所部会合。
大帐中,关羽将情报说与二人知晓。
“马季常己至柴桑,传书至此,言说张昭己备足五万石粮草,将于七月十五返程,我等若明日拔营,当能合兵于寻阳地界。”
言罢,又谓赵林曰:“柏轩家眷自会随船同归。”
赵林颔首,也不多问。
关张许久不见,聚首大帐叙兄弟之情,赵林则是见到关平也随军而来,遂搬了胡床与关平坐在帐帘之下,看着帐外士卒收拾器械,闲谈。
二人年少时皆寄养在刘备宅邸,一同习武学艺,及至关平十之六七,先去了关羽军中听用,后来阿斗降生,刘封与赵林也先后出府入了军伍。
一众少年中,原身与关平最为要好。
关平稳重,少有老成,原身则木讷寡言,勤奋。
二人常结伴切磋,彼时关平年长,多胜赵林。
“坦之兄,最近可与公仲兄往来?”
关平道:“父亲命其屯兵编县,为兄回江陵时,曾见过一面。”
赵林道:“编县?二伯这是将他发配了?”
关平无奈道:“父亲不喜公仲,曾言‘螟蛉之子,不可擢任要地。’”
赵林闻言,不置可否,要说刘封不去救关羽,虽是不智,但也是人性如此。
这要搁赵林身上,恐怕还得背后捅一刀子
。
“他毕竟是大伯假子,向日禅弟诞生,公仲兄早表明不争嗣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