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家的霍去病式女婿早晨七点
第331章 远亲近朋之策(第3页)
关平闻言,摇头道:“公仲志在疆场,这些年来虽官职封赏不曾落于人后,却终究无兵事任之,往后...恐也无领兵之机。”
赵林道:“兄长与公仲颇为亲厚,何不劝他一劝?”
关平问道:“如何劝?”
赵林道:“公仲兄有意沙场建功,奈何身份所累,不得兵权。
何如劝他去往成都,面见大伯而辞刘姓,改回寇氏,如此再无假子之名拖累,岂不自由?”
关平闻言,摇头道:“早在新野之时,公仲便有此意,奈何大伯不允。”
赵林却笑道:“往日不允,乃无人说以厉害,此番却是不同。”
关平奇曰:“贤弟何出此言?”
赵林附身,手指相谈甚欢的关张,言道:
“三伯有意劝汝父同去成都,与大伯叙兄弟之情,若能使我二伯为刘封说项,大伯必然应允。”
关平问曰:“三叔欲往成都,或可成行,我父须镇荆州,怕是不会与三叔同去。”
赵林却道:“兄长不知,此番去成都,可并非只为叙私情,亦为国家大事。
三伯劝说不动,自有诸葛孔明说之。”
言罢,见关平面露疑惑之色,遂又解释道:
“大伯新得益州,必治于成都,文武官吏皆选才于川蜀,我等旧人多居于荆州,早晚必与益州分派对立。
二伯三伯乃旧人之首,若能往成都一行,说大伯分调益州世家之人来荆州任职,再调荆州文武数人入川为官。
如此两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待时日长久,成远亲近朋矣,虽不能消两派分立之势,却也有所缓和。
届时,荆州之属多有家眷在川,川中之属亦有家眷在荆,川危则荆必忧之,荆危则川必救之,两地连为一体,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平闻言,细细思之,赞曰:“贤弟高论!”
话音刚落,忽闻张飞哈哈大笑曰:“二哥,如何?”
赵林循声看去,只见不知何时,关张己悄然来到赵林身后,将方才二小辈言论听了个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