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局:量子开源的破冰之旅(第2页)
李院士的智能手环突然亮起,12 位院士联名的《量子技术开源倡议》正在快速传阅。周舟的批注格外醒目:“我们在实验室复现了昆仑 1 号的漏洞,30% 混沌模块缺失导致纠错率下降 47%,这不是商业机密,是安全隐患。” 附件里的模拟数据显示,若继续封锁技术,全球至少有 23 个量子实验项目将在半年内夭折,包括治疗帕金森的神经量子调控研究。
“十年前你护着技术不放手,是怕资本滥用;现在愿意开放,是懂了独木难成林。” 李院士将协议草案推回王强面前,钢笔在 “联合监管” 条款下画了道粗线,“749 局老规矩,技术共享要签‘双保险’—— 既防垄断掠夺,也防无序滥用。” 他调出祖父当年制定的开源规范,泛黄的纸页上 “动态平衡” 四个字力透纸背。
王强的思绪飘回创业初期的铁皮房。那时他通宵调试量子发生器,祖父总在凌晨送来热粥,看着屏幕上跳跃的粒子轨迹说:“记住,量子纠缠最迷人的不是锁定状态,是在变化中保持关联。技术也一样,既要守住根本,也要学会联结。” 如今那台初代发生器还摆在公司荣誉室,玻璃罩上祖父贴的平衡符早已褪色,却在每次危机时浮现模糊的光晕。
下午的高校交流会上,王星宇带着迷你量子沙盘站在讲台上。17 岁的少年将青铜钥匙插入模型底座,透明罩内的粒子立刻呈现稳定的纠缠态。“混沌模块就像这钥匙的凹槽,” 他转动钥匙演示 30% 开放度的效果,粒子群在有序与无序间形成完美共振,“完全封闭会崩溃,彻底开放会混乱,爷爷的 30% 是 goldilocks 阈值 —— 刚刚好。”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周舟带头竖起大拇指,眼中闪烁着如释重负的光。
苏玥的平衡草培育箱就摆在沙盘旁。少女用镊子调整营养液浓度,草叶立刻呈现不同的舒展状态。“这就像王强叔叔的量子算法,” 她指着半开的叶片解释,“我妈妈的平衡剂原理告诉我们,保留部分自主调节空间,系统反而更稳定。” 她调出数据对比图,开源度 30% 时草叶的生命力指数恰好达到峰值,与量子纠错率曲线惊人吻合。
王强站在后排看着孩子们的演示,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技术传承就像栽树,我们施肥浇水,是为了让后来者能在树荫下继续种树,不是圈起来收门票。” 手机震动,冯智昊发来昆仑 1 号的漏洞修复模拟图,标注 “已整合燕园团队的优化方案”。图纸角落,冯智昊画了个小小的平衡符,与祖父手记里的图案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