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局:量子开源的破冰之旅(第3页)
签约仪式在 749 局老会议室举行。红木长桌上并排放着三份文件:祖父 1998 年的开源提案、王强的现代协议、王星宇的青少年倡议。当笔尖落下时,王强感到手表内侧的划痕似乎在发烫 —— 那是十年前他拒绝外资收购时刻下的印记,如今终于在同样的位置,写下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李院士将青铜钥匙放在文件上,钥匙投影在墙上形成完整的 749 局徽章。“当年你祖父说,开源不是技术失守,是文明进阶。” 老人按下全息投影仪,全球 27 所高校的实验室画面同时亮起,每个屏幕前都有研究者举着写有 “欢迎回家” 的牌子,“这些人等昆仑 1 号的核心参数,等了整整五年。”
留言簿摊开在仪式最后。王强提笔写下 “科学的光芒不该有围墙”,钢笔出水流畅,仿佛积蓄了十年的力量终于找到出口。阳光透过老式木窗,在字迹上投下菱形的暖斑,恰好框住 “围墙” 两个字,像在宣告它的崩塌。周舟突然笑着补充:“也不该有天花板。” 众人的笑声惊飞了窗外的麻雀,在秋日天空划出自由的轨迹。
返程时王强绕道去了祖父的墓地。墓碑前新放着一束野菊,花瓣上还沾着露水。他将签好的协议复印件轻轻放在碑前,机械表的滴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爷爷,您说的 30% 余地,我们守住了。” 一阵风吹过,协议边角微微翻动,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远处的量子实验室传来设备启动的嗡鸣,那是新的纠缠态正在生成,跨越时空与过去的理想共振。
王星宇的全息消息在暮色中弹出,少年举着刚完成的开源社区徽章设计:青铜钥匙缠绕着平衡草,背景是旋转的量子云。“周舟老师说,下周就能看到全球研究者的修复方案了。” 苏玥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手里拿着检测报告,“平衡草模型的准确率又提高了 3%,就像您说的,越开放越强壮。”
王强望着天边渐暗的星辰,将祖父的手记郑重放进公文包。手表指针指向七点十七分,正是十年前昆仑 1 号首次成功运行的时刻。他轻轻转动表冠校准时间,齿轮咬合的瞬间,仿佛听见无数个齿轮同时转动的声响 —— 那是技术回归初心的声音,是科学打破壁垒的共鸣,在秋夜的空气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