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局:未完成的平衡之路(第2页)
陆玄将玉琮放在观测台的栏杆上,月光透过缺笔的纹路在地面拼出“平衡”二字的轮廓。他想起女儿小馨用神经镜画的彩虹,那些故意涂出边界的色块反而让画面更生动。“脑机接口的伦理审查系统刚拦截了第17次异常指令。”陆玄调出日志,某商业公司试图通过后门程序获取月球生态数据,被玉琮形的防火墙实时阻断,“林念默说,真正的保护是允许不完美存在,却绝不放任越界。”远处的指控中心传来掌声,机器人已完成监测网的最后节点部署,绿色的数据流在地月之间形成闭环。
林望舒的星系图突然放大火星轨道,全息盘边缘弹出儿子林小宇的留言:“爸爸,我们在拟态植物的基因序列里藏了749的双生盾图腾。”年轻科研者的影像出现在全息盘中央,背景是mit实验室的培养舱,红色的火星土壤中,幼苗的根系正沿预设轨迹生长,“就像爷爷说的,把地球的善意带到宇宙每个角落。”发射场的风向再次转变,带着海水的咸湿气息,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开始预冷,尾焰喷口结出细密的白霜。
“负10分钟。”广播声在夜空中回荡,观测台的地面开始微微震颤。王强的腕表与指控中心的原子钟完美同步,秒针跳动的声音仿佛在计数某种神圣的仪式。他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最好的技术永远服务于最朴素的愿望。”全息终端显示,全球170个国家的科研机构正通过量子网络同步观看发射,其中74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已收到联盟共享的监测网接入权限,屏幕上跳动的申请数据如繁星闪烁。
陆玄的玉琮投射出动态伦理准则,那些随生态数据变化的条款在夜空中流动:当月球辐射值超标时,自动冻结开采权限;当水冰纯度下降时,启动苔藓净化程序;当检测到月兔活动时,机器人自动进入静默模式。“这些规则不是枷锁,是文明的指南针。”他看着屏幕上周舟编写的“符号学校验算法”,每个神经指令都必须通过玉琮纹路的形态识别才能执行,“就像老祖宗的盟约,既要有文字约束,也要有精神传承。”
林望舒指向发射场边缘的纪念墙,那里镌刻着所有参与地月探索的先驱名字,林昭远的名字被月光照亮,旁边是秦烽、周启铭等749局前辈的签名。“中继站的通信频率,用的是父亲发现月兔栖息地那天的宇宙背景辐射值。”他调出音频文件,滋滋的电波声中隐藏着某种规律的脉冲,“这是我们与宇宙的约定暗号。”指控中心的大屏幕突然亮起,月球监测网的绿色光点全部闪烁,形成完整的双生盾图腾,与749局徽章完美重合。
“负30秒。”广播声变得庄严,观测台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王强的腕表齿轮声、陆玄的玉琮共鸣声、林望舒的全息盘运行声,在倒计时中汇成奇妙的和声。远处的火箭突然亮起逃逸塔的指示灯,如同一颗突然点亮的星辰,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地面形成相互交叠的轮廓,像个未完成却充满希望的符号。
“10、9、8……”指控中心的倒计时声与全球观测点的声浪同步,王强突然握紧拳头,腕表的“共享”二字在掌心硌出轻微的痛感;陆玄的指尖按在玉琮的缺笔处,仿佛要将自己的温度注入那道永恒的缝隙;林望舒的目光从火星转向火箭,仿佛看到父亲的身影站在箭尖,正微笑着指向深空。
“3、2、1,点火!”
巨大的轰鸣在发射场炸开,橘红色的尾焰如天神的画笔划破夜空,将墨蓝色的天幕染成流动的金红。火箭缓缓升空的瞬间,观测台的全息终端同步显示月球机器人的动作——它们集体转向地球的方向,机械臂组成箭头形状,目送这束希望之光划破黑暗。尾焰的轨迹在夜空中逐渐舒展,恰好形成749局双生盾图腾的轮廓,金色的光带中,隐约可见地月数据中继站的太阳能帆板正在展开,像对展翅的翅膀。
王强的新表突然自动校准时间,表盘内侧的“共享”二字反射着尾焰的光芒。他调出量子矩阵的最新数据,联盟共享的专利池已收录374项核心技术,其中89%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联合研发。“平衡从不是终点,是永远的探索。”他轻声说,腕表的齿轮声与火箭升空的轰鸣在记忆里重叠,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陆玄看着玉琮投射在地面的完整符文——尾焰的光芒恰好填补了那个缺笔的角落,却在光影移动中又迅速分离。“完美只存在于瞬间,坚守才是永恒。”他给陆田野发去消息,附上地月双生盾图腾的实时画面,“技术和伦理就像这光与影,永远在追逐,永远在平衡。”远处的指控中心传来欢呼声,中继站已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屏幕上的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每个数据包都带着玉琮符号的加密印记。
林望舒的星系图全息盘上,火星的橘红色光斑突然变亮。他收到林小宇的实时传输,mit实验室的火星拟态植物正在光源刺激下展开叶片,叶脉的纹路在显微镜下清晰显现出749的编号。“该把平衡的理念带向更远的地方了。”他想起父亲笔记里的话:“太空探索的终极意义,是让地球文明学会谦卑。”尾焰的轨迹在夜空中渐渐淡去,但那道金色的图腾轮廓却仿佛被刻进了星辰,与猎户座的星光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