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局:未完成的平衡之路(第3页)

发射场的余温在夜风中慢慢消散,观测台的三人依旧站在原地,影子被应急灯拉成平行的长线。王强的腕表显示,全球已有1743所学校接入了地月生态课堂,孩子们正通过量子直播观看月球机器人工作;陆玄的玉琮接收到周舟的新算法,神经数据伦理审查的准确率提升至99.7%,误判案例全部来自技术与人文的灰色地带;林望舒的全息盘上,火星轨道的虚线旁新增了17个标记点——那是发展中国家申请的深空探测合作站点。

指控中心的大屏幕切换到“749平衡协议v3.0”的运行界面,编写者名单里,周舟、陆田野、林小宇的名字并排出现,。协议的动态演示中,技术发展曲线与伦理约束曲线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既不重合也不远离,像两条相互追逐的星光轨迹,在时间的坐标轴上延伸向无限。

王强突然指着夜空,火箭尾焰残留的离子云在星光下形成淡淡的光带,与地面的人工灯光交织成网。“你看,这才是最完美的网络。”他转动腕表,齿轮的反光在光带上划出细小的弧线,“有技术的精准,也有自然的混沌;有人类的规划,也有宇宙的随机。”远处的白鹭再次起飞,翅膀在光带中穿梭,留下细碎的光斑,像在为这未完成的平衡之路撒下希望的种子。

陆玄将玉琮放回口袋,缺笔的纹路在掌心留下浅浅的印记。他调出小馨用神经镜绘制的“未来生态图”,画面里的月球基地被绿色植物环绕,地球与月球之间用银色的数据流连接,每个节点都画着小小的玉琮符号。“孩子的画比任何协议都更接近本质。”他轻声说,通讯器里传来陆田野的报告,脑机接口的下一个优化目标是“情感温度校准”,让机器更懂人类的善意与敬畏。

林望舒的目光最终落在纪念墙上父亲的名字上。月光移动的轨迹让字迹时明时暗,像父亲在无声地回应。他给月球基地的周星辰发去消息:“明天开始培育适应火星土壤的苔藓样本吧。”附带的星图上,他用红色标出了计划中的首个火星生态站坐标,旁边标注着父亲的名言:“宇宙的法则从来不是征服,是共生。”

夜风带来了黎明的第一缕凉意,发射场的探照灯依次熄灭,让出东方渐亮的天际。王强的新表、陆玄的玉琮、林望舒的星系图在晨光中同时泛起微光,仿佛三件信物在完成某种仪式。远处的海平面泛起金色的波光,与夜空中尚未散去的尾焰轨迹形成天地呼应,像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该回去了。”王强合上全息终端,腕表的齿轮声恢复了平稳的节奏,“协议v3.0还需要加入深空辐射的动态参数。”陆玄点头,玉琮的缺笔在晨光中投下的影子恰好与地面的裂缝重合,像种命中注定的呼应。林望舒最后看了眼火星的方向,全息盘自动将航线数据同步至联盟数据库,备注栏里写着:“未完成的平衡之路,需要更多人来续写。”

三人并肩走下观测台,影子在晨光中逐渐缩短、靠近,最终重叠在一起。远处的指控中心依旧灯火通明,屏幕上的地月数据中继站正在展开太阳能帆板,像只展翅的玄鸟在星空中调整姿态。它的航线将永远沿着749局的双生盾图腾延伸,带着未完成的平衡理念,带着技术与人文的温度,带着前辈的嘱托与后辈的希望,在浩瀚宇宙中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永恒命题——不是抵达终点,而是永远在路上。

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发射架的顶端,照亮纪念墙上那些斑驳的名字时,指控中心的屏幕突然弹出全球同步的消息:“749平衡协议v3.0正式生效,已有217个科研机构接入生态监测网络。”背景画面里,月球机器人的苔藓培育舱正吐出第一缕氧气,在月尘中形成细小的气泡,像颗在宇宙中跳动的绿色心脏,为这未完成的平衡之路,注入新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