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青山依旧(第3页)

“幸好有向家的人赶来相援,”有乐犹感触目惊心,摇着扇转顾四周,咋舌儿道,“杀退了那伙乱兵,不然我们也难免要在这里挂掉。”

“明明是我雷鸣般的炮铳之声把他们吓跑,”宗麟转着六管袖炮,恼觑道,“就像人们过年放鞭炮吓走惊扰百姓的凶魈一样。由于炼丹师的锐意创新,在追求长生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硝石作用,火药的威力划破黑暗年代,甚至便连那如丧考妣之辈也不敢贸然犯近招惹,溜得比兔子还快,我来不及射他一发,突然又没影了。”

“昔时王莽篡汉自立,”信照收刀,在大胡子文士遗体旁悄立片刻,卷起血染的白布,盖住尸身,我走过来,听他低叹道,“刘秀隐忍伪装于乱世,终于恢复汉室,实现‘光武中兴’。汉光武帝,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温柔的丈夫。那样的盖世英雄不会再有了!”

“时无英雄,”提刀汉子转觑道,“我想起阮嗣宗之叹。去年以为他快要死去,没想到还能熬到今年。辗转病榻,终日垂泪无语。我兄长临行前去看过他,他快要咽气了。司马昭走向‘晋王’大位,每跨近一步,阮嗣宗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就快一。然而我们却是无能为力,更多乱兵又要涌过来了,大家赶紧离开这片是非之地,进山避一避罢!”

“可我还是不甘心,”有乐在奔涌的人群中一迳张望道,“不知钟会在哪里?”

长利拉着信孝跑随其后,憨问:“宗麟大人那根矛看样子粗糙,拿来戳人却很犀利。形状又跟那些乱兵所持不同,哪儿捡来的?”信孝瞅着衫染血污,一时魂不守舍,颤着茄子,浑若未闻。宗麟提矛敲他一下,道:“此是黄巾起义那时候,张角旁边一个慓悍家伙投过来的,似是要扎向信孝背后,被我探臂接住。你看这杆子的古拙形状,我怀疑其乃传中的降龙木,就是后来书戏文里穆桂英或者谁急着去找的那种神奇的木头。咱们别回去黄巾起义那里,我不想归还给他。信孝怎么啦?敲脑袋一下没反应……无非杀个人而已,没啥大不了。我一直都杀。谁惹我就杀谁,然后回神父那里忏悔,其实也没什么罪过好悔,你不杀他,他就杀你。我跟神父闲扯聊而已,不过也没什么好聊。因为我绝不后悔所做的任何事情。”

“我不想日后有悔恨,”有乐拉着我往前挤,道。“人们常后悔曾经错过……”

“我错过什么了?”信照不解地望着有乐急促觅寻的样子,转面悄问,“他往前边忙于找谁来着?”

我未及回答,猝感臂腕又搐痛,珠子从信雄耳后转出来提醒:“大家千万心!”

长利不安道:“别朝前走了,我听到好多杀戮之声。不如赶快往后挤回去……”其虽拉着信孝慌欲转返,却被人群更加推拥往前,长利惑问:“为什么你们不往后走?”拥挤的人们惊慌道:“后边也有杀戮,好多人被砍翻了。赶快往前挤挤……”

“先前人群似乎还不比现下密集,”信照爬上廊栏,跨去栏杆外边,拉信雄过来,道。“刚才那边甚至能勉强分出一条曲折狭窄之隙给西蜀长老挤过。咱们从廊外绕去前殿,看行不行?”

我跟随有乐后边,跨栏而出,穿越尸丛,忽见信照在不远处摇手。有乐抬扇要遮挡我眼前,我摆头避过,看到那位曾在墙角侍立的微须文士瘫坐血泊之中,歪头靠壁抽搐,满身刀枪创伤,脖子几乎被砍断,耷拉在绽裂的肩上。长利想要搀扶,信照阻住他伸出的手,微微摇首,随着信照目光所示,我瞥见微须文士半只未断之手捂着肚子,血肉模糊之腹已豁裂,流出肠臓。

有乐趋来朝他眼前打个响指,忙问:“钟会呢?”靠壁抽搐的微须文士浑若未闻,眼光涣散,按腹道:“不好意思,流了一地……”有乐惑问:“什么流了一地?”低眼瞧见踩到半截肠,一惊而跳,嘴为之嘬,抬脚不迭的避到一旁,再要问话,却见微须文士不再动弹,抽搐停止。斜瞅于畔,眼中犹凝歉然之色。

“蒋显,是蒋斌之弟。”宗麟唏嘘道,“其父蒋琬,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显随钟会、姜维造司马昭的反,猝然事败,为众魏将所攻灭,蒋显也死在乱军之郑”

数道刀锋倏然透壁刺出,齐唰唰的从宗麟脸旁划掠而过。长利吓一跳,拔剑欲挡,不意半面板壁倒下,将他压住。五六名乱兵推拥过来,踩着板壁,正要砍杀,信照先已撩刃抹转数下,削颈而过,顷间放翻二人。宗麟伸矛戳倒一人,提脚踢飞另一个,那萨掼板壁上,被长利从底下隔板搠一剑,穿胸刺透。宗麟逼视最末一人,打掉兵刃,揪发拽过来,按在微须文士跟前,晃袖出刃,从耳后缓缓刺入脑颅,直至没柄。随即推其趴倒在微须文士的遗体前边,拔刃而出。

有乐扶起长利,皱起脸瞅着宗麟在那士卒衣领拭刃,问道:“你为什么故意用缓慢动作戳人,而不是像信照那样一下子快速了结呢?”信照摇头道:“你们亲眼见识了九州的杀戮艺术,我听义弘也是这样。据闻还讲究目光表情的配合,凑近逼视的眼神须要到位。没想到宗麟亦有如此狠决的一面……”

“因为我的立场很明确,”宗麟见长利隔板戳中的那人仍未死透,便补了一下,伸刃出袖,徐徐从耳朵刺入,缓缓拔出,随即在那兵卒衣衫上擦拭血迹,面不改色的道。“就是要明白无误地让该死之人清楚地感受濒临绝命的痛苦。”

有乐皱起鼻头,噫了一声,连忙抬扇遮到我眼前。

“又看不顺眼呀?”随即听到有人冷笑。“怎就这么脆弱呢?”

“谁呢?”有乐转头愣望,但见一个秃头汉子朝草木幽荫处诮然道,“贱货又出来搞鬼是吗?内心阴暗的烂人,你继续装。再装也没有用,我们知道你在搞鬼。大家都晓得谁最坏。”

有乐忙问:“谁呀?”秃头汉子伸刀指了指阴暗处闪缩之影,唾骂:“别装了,没有用的。你们就是烂人。谁不知道你们最坏?”有个秃头孩儿朝草木幽深之处吐舌头,蹦跳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谎话,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谎话,我们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谎话,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谎话,可是,他们还是继续谎话!”

长利憨望道:“向家的人在那边跟谁叫劲儿来着?”有乐似未瞅清,摇头道:“坏人。想是有坏人……”

“世间一直有坏人,”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殿外道。“很会装,但我们知道谁最坏。好人不是装得出来的,历史用无情警示无知。奸佞官僚喜欢空话连篇,推崇没有实际内容的东西,拿来恶心人。司马家族以为治乱先治吏,这不仅关系到风清气正,其实更担心他们在座各位将来难免人头落地。是吏的问题吗?看问题要看根子。树坏烂根,有些人是坏到根上了。名将曹真的妹妹德阳乡主本姓秦,是曹操义女,下嫁武将夏侯尚,生下儿子乃是着名的玄学宗师夏侯玄,女儿夏侯徽是司马师的元配妻子,夏侯徽经常能为丈夫司马师出谋划策,但是司马师对出身曹魏的夏侯徽非常顾忌,竟在青龙二年将她鸩杀,随即另娶新妇为继室,接二连三续弦,后妻亦死得不明不白。这是好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吗?畜生都不这样对待自己配偶,一个个表面装作道貌岸然,却是满肚子坏水,为了权力毫无底线……”

“夏侯徽与司马师共生育五个女儿。”宗麟见我投眸惑望,便低喟道,“夏侯徽很有见识器度,每当司马师有什么想法时,都由她从旁策划协助。青龙二年,正逢‘大疫’、‘大病’之年,民多病,国有忧,又有大臣忧。当年夏季,举国大疫;当年冬季,又举国大病。司马家族乘机有所图谋,担心夏侯徽知道司马师绝不是曹魏的忠臣,因而司马师对妻子夏侯徽非常顾忌,怕她知道司马氏父子欲谋不轨之举。据《晋书》记载,夏侯徽被丈夫司马师毒杀。便连倾向于司马家族的晋代史书作者亦皆指出,夏侯徽遭到司马师的毒杀,死时年仅二十四岁。可见人人为她不平,晋武帝登基后,泰始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司马师第三任妻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屡次进言下,司马师的侄子司马炎才为夏侯徽追加谥号为景怀皇后。司马师为何毒死妻子,最终灭其三族?无非想要谋夺她家权力。连司马家族的御用文人亦无法掩饰,只好明言确是司马师干的。”

有乐摇头道:“干了又怎样?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人间直道穷,白眼看鸡虫。饱尝太岁颈上威,一日臣民一日贼。欲加之罪何须有,草民岂敢惹是非。权柄在手,谁又能拿他怎么着?给吓到魂儿没有了,肉就只好论斤卖……”我不禁赞叹道:“没想到你还是蛮有才的。”有乐啧然道:“我一直有才!”

“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之变夺权,”宗麟冷哂道,“打劫了曹家江山,那些跟司马家穿同一条裙子的御用文人无耻宣称得到曹魏举国支持。果真这样吗?翻看历史,可知无耻文人其言又是欺骗。王淩和令狐愚因为高平陵事件,在两年后发动兵变企图推翻司马懿及其傀儡曹芳,欲另立曹操儿子曹彪为帝,即淮南三叛。驻守雍州的征蜀护军夏侯霸因与曹爽有亲戚关系,同时身为征西将军的侄儿夏侯玄被徵召入洛阳,于是恐惧将遭司马氏逼害,令他十分不安,因而逃入蜀汉,去帮姜维北伐。正元二年,毋丘俭和文钦在淮南起兵反抗司马氏。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瘤疾,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病情加重而死。甘露二年,朝廷任命为司空的诸葛诞反抗,并向东吴寻求援兵。其实曹魏那边一直就反抗不断,面临司马氏贪得无厌、步步进逼,最终魏帝曹髦忍无可忍,率领左右进攻司马昭所在的府邸,曹髦声称要讨伐有罪之人,司马昭府中的兵将都不敢迎战。司马氏篡权的同伙贾充呵斥诸将:‘司马公平时养活你们,正是为了今啊!’使人刺杀曹髦,戈刃从背上穿出,曹髦在车中驾崩。司马昭闻讯大惊,自投于地:‘下人该怎么议论我啊!’”

“怕人议论?”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殿外悲愤道。“你们这班禽兽不如的奸贼还会怕人议论?”

“装还是要装的,”宗麟微哂道,“戏要做到足本。就算表演,亦须演整套。如果你做了烂事,你会被烂番茄砸死;而如果你的确烂得出色,你可以用番茄煮一锅又香又浓的汤。荀勖就是如此,其旧主曹爽在高平陵事变中被诛杀。当时曹爽的门生、故吏没有人敢前往吊丧,唯有荀勖前往,众人于是也尾随其后。却不知这是司马家族故意让荀勖演一出戏,无非为了笼络人心,司马懿除任用名士、能人外,亦提拔亲信、心腹之人。荀勖便在其列,不久封侯。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氏专权,亲自讨伐司马昭时,荀勖在哪儿?他就在司马昭身边。树不要皮,很快就死。人不要脸,下无担别听到‘下一统’就跟灌鸡血似的乱亢奋,先要看是谁统谁,不然世道很快就更乱更糟。社稷所托非人,谁都不免要有报应。司马氏唱了这出‘三家归晋’的好戏,很多人都在里面充分演绎了整套无耻戏份。那些兵也不例外,我今在这里杀他们不冤。人生如戏,戏并不比现实的人生精彩。这样的人,我看今后还有,任何时候照样不会少。”

我望向殿外,只见刀枪环围之下,一个苍发老叟走出来指斥道:“无耻之尤!一个个恬不知耻,甘愿跟司马昭混饭,我就不你们了,嘴里嚷着要回家,没人拦你们,赶快班师回去呀。却不回你们家乡去,在这儿满城劫掠,是没抢够东西吗?那些妇孺得罪你们了么?无辜百姓为何要遭罪……”

后边有人拉扯道:“崔老,你是文弱之士,遇见兵有理不清,赶快避开……”其声未落,乱刀已至。将苍发老叟砍倒在地,便连身后拉衫欲拽的那只手也削断。乱兵持矛纷朝苍发老叟旁边之人搠来,不分男女老幼,血溅当场。信照忿要上前阻止,却被宗麟拽回。有乐连忙抬扇挡我眼前,门边有语哀叹:“北地王刘谌妻子崔夫人在蜀汉灭亡当日自尽殉国。没想到其娘家人最终也没逃过这场劫难……”

有乐伸头探问:“有谁看见钟会那厮究竟在何处?不知这会儿挨剁了没迎…”信孝抬茄颤指,道:“瞧映壁之影,那边似乎有人挨剁。”门外传来惨呼声,我投眸觑见那位冠冕清雅之士被一伙乱兵在廊角围砍,帽子落地。清雅之士不顾乱刃加身,挣扎着伸手去拾,道:“等一下!让我先捡帽子……”其言未迄,手被砍裂,掌指残截剩半,叫苦而倒,兀自强撑欲起,咯血道:“等一等,我要捡帽子……”见其从血泊中爬着伸手渐近,有个兵士踢开冠帽,挥刀斩手,随即上前按躯割头,口里讪笑:“头都没有了,还要戴帽子?”

“汉城护军蒋斌,蜀相蒋琬长子。”宗麟嗟叹道,“因受钟会以朋友的礼节相待。他跟随钟会到成都,被乱兵所杀。钟会评价蒋斌:‘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桑梓之敬,古今所敦。’将他与诸葛瞻亦即诸葛思远并称贤士……”

有乐探手接住乱兵踢过来的冠帽,颤抬眼前,看帽沾鲜血,不禁咋舌儿道:“那些演义之类的书戏文里他们打仗不是这样的,我记得应该讲究许多回合,主将们有来有往,就跟比武差不多。历史名人临死前往往口吐千古铭言,迈着潇洒的台步,徐徐回头以丰富的表情转觑,留下浪漫一瞥的形象,随即在人们记忆的脑帘里定住。并不需要流肠满地,抑或断手断脚,鞋和帽子满飞……”宗麟拿冠帽扔回去,随即拽有乐进来,蹙眉道:“然而真实打仗不是那样子。自古以来,打仗很残酷的,战争不是请客吃饭。你看外面的乱兵厮拼,杀红了眼,无非也跟成帮结伙的暴徒街头械斗差不多,往往一拥而上,仗着人多就可以欺侮人少。你别伸头出去招事儿,我不想一大堆人冲杀进来,遭其群起而攻之,打不过又没地方躲……”

“冲进来是迟早的事儿,”长利憨望道,“你看宫墙那边,钟会和姜维的帐下兵将越来越少,支撑不住乱兵纷涌之势,正往这边退却。宫殿外不少人跑过来了,后面有更多人追杀不休。此前我便过,那些连环弩作用不大,搭配的粗矢很快就用完……”

“几十万乱兵,再多弩矢也不够。昔时我们家在‘长岛之战’也是这样,所有东西都用光了也挡不住。”眼见有箭飞插殿柱,信照不安道,“看来情势不妙,咱这儿有女人和孩,不宜再留在此处等死。那边侧廊外似有一片树荫幽深,赶快跑过去避开兵锋……”

长利依言拉信雄欲往,信孝颤拿茄子,摇头却退,眼望树后阴影攒晃,道:“那里有许多野狗,正往树丛拽扯束发老将撕咬……”

“哪来的野犬?”长利挥剑欲去驱赶,却被宗麟拽回。我投眼而觑,只见树影幽暗,异瞳纷荧。信照似瞧出蹊跷,拉着信雄一惊而退,道。“瞅其不像野狗,我没眼花罢?树丛里出没的那些阴影似是半人半兽之物,难道真有山魈?”

束发老将从树影里挣扎而出,挥剑浴血。随即陷入乱兵纷围之中,前躯后背遭搠贯穿,扎成刺猬一般。有乐抬扇遮掩我眼前,摇头而叹:“这回他终于死了。”

“张翼乃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后人。”宗麟为之唏嘘,“蜀汉灭亡不久,张翼随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在事变时为乱兵所杀。”

“真不是玩儿的。”眼见杀戮残酷,有乐惊慌道,“钟会在哪里?赶快去拉他一起溜走,宁可使用‘回程卷’,跑回‘黄巾起义’那儿避一避再。就算不免要被拉着一同参加农民起义,硬起头皮跟张角他们拜个把子然后揭竿,也好过留在这里挨那些疯狂的乱兵蜂拥而来砍杀……”

话声未落,有颗粘乎乎的东西抛过来,他从襟前拿起一看,咋舌儿道:“这是什么东西?看样子好像猪心……”前边有乱兵叫嚷道:“你以为呢?这是姜维的胆,够大罢?”有乐吓一跳,连忙丢开,惶问:“他为什么把这样大一颗胆拿给你扔过来呢?”乱兵打马拖拽一具残缺不全的尸骸,奔涌而近,喧嚷道:“因为我们剖开他,将内臓掏出来的时候似还未死透,瘫在那儿奄奄一息,眼睁睁地瞅着大伙儿收拾他妻子儿女,然后我们将他五马分尸,慢慢才让他死去……”

有乐惊啧不已:“你们为什么这样对待他?我记得那些演义之类书戏文里他是打不过就自杀的……”

“演义归演义,真实的情况却是很残酷。”信孝颤拿茄子道,“魏军将士对姜维的计策非常愤怒,姜维在成都被曹魏乱军戕害,剖开姜维的躯体,又遭‘五马分尸’剜腹取胆,发现姜维‘胆如斗大’。相传姜维的部下冒死从成都将姜维的胆抢回,葬于龙尾山。所以姜维墓又称‘胆墓’。”

“姜维身死宗灭,”宗麟仰嗟道。“郤正尝言:‘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郭颁谓:‘时蜀官属皆下英俊,无出维右。’便连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亦叹:‘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姜维死难,蜀汉已矣!”

一幅殷染斑驳的素绫飘落有乐头上,他忙拿下来瞧,念出血字:“悲乎?”

色沉暗下来,雨丝凄洒如泪。苍峦迷蒙,蜀宫漫空烟烬弥降。殿前密密麻麻的人影围涌,处处刀光剑丛,人仰马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