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生于钱塘,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聪颖博学,通晓经史,尤擅音律与文学,展现出卓越的艺术天赋。】

【1080年,二十四岁的周邦彦以太学生身份入汴京求学,因文采斐然,受到时人瞩目。】

“又是一位年少成名的才俊!”

孔子捋了捋胡须,满意地点头说道。

他通过天幕,看到了后世朝代的繁荣,也看到了唐诗宋词的发展。

看到这些年轻的俊杰后,孔子打心里感觉到高兴。

儒学、文化这方面,后继有人啊!

【1083年,周邦彦向宋神宗献长篇赋文《汴都赋》,赞颂新政与汴京繁华。】

【此赋以宏大的铺叙和典雅的文风震动朝野,神宗大悦,擢其为太学正,也就是国子监的学官,由此步入仕途。】

“这都宋朝了,怎么还流行作赋?”

曹植看着这里,疑惑不解地说道。

要知道,赋的巅峰时期在汉朝,后面的唐朝作赋的人就不多了。

结果在这宋朝,居然连续看到秦观的《黄楼赋》和周邦彦的《汴都赋》!

难怪天幕说北宋是华夏历史上,文化和经济最繁荣的时期!

窥一斑而知全豹,可想而知,这汴京是该有多么的富裕繁华!

【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继位,高太后执政,旧党司马光等人得势,新党王安石等人被贬。】

“终于看到天幕提到司马光了!”

“原来是宋朝人!”

汉武帝刘彻看到这里,瞬间兴奋起来,指着天幕说道。

他之前一直对司马光很好奇,现在终于知道对方是宋朝的大臣了,看起来官职还不低。

【周邦彦因曾赞颂新法,被排挤出京,外放为庐州教授、溧水县令等职。】

【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宦海浮沉,其词作中开始融入羁旅漂泊与人生感慨,如《满庭芳》】

【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词!】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