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君子论迹不论心(第2页)

 

【孙权虽借出荆州部分区域,但刘备实际控制的江南四郡为自行攻占,法理上不属“借”的范围,导致双方认知分歧。】

 

“天幕胡说八道!”

 

“这分明是偏袒大耳贼!”

 

孙权看着天幕,眼珠子都红了,气急败坏地骂道。

 

好你个天幕,竟能如此替刘备辩护?

 

简直是岂有此理!

 

【刘备在军事能力上,也存在一些短板。】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为报私仇背弃联吴国策,七百里连营犯兵家大忌,导致蜀汉精锐尽丧。】

 

【此外,刘备过度依赖老将领,生前未培养出新一代统帅,而魏国有司马懿,吴国有陆逊。】

 

“嘶!”

 

“这一点确实是主公疏忽了!”

 

青年诸葛亮看到这里,不由得皱起眉头,沉声说道。

 

培养年轻将领的计划,要提上日程了!

 

【在刘备晚年,出现了领导力危机。】

 

【刘备称帝后,与关羽关系微妙,未及时支援荆州,与张飞心生间隙,兄弟情谊变质。】

 

【在权力制衡失衡方面,刘备也出现问题。】

 

【他用法正制衡诸葛亮,白帝城托孤时,刘备说出“君可自取”之言,暗藏对诸葛亮的试探。】

 

【当然,这只是后世的猜测,真实历史上刘备究竟如何想的,我们不得而知。】

 

“呔!”

 

“天幕妖言惑众,吃你张飞爷爷一矛!”

 

天幕话音刚落,张飞顿时瞪起了铜铃大眼,勃然大怒地叫道。

 

如今天幕出现的次数多了,古人也大致了解到天幕里这个“博主”应该就是后世的一个普通人。

 

所以并没有太多敬畏之心。

 

刘备也是面色一沉,一言不发地看着天幕,心情很是糟糕。

 

狗日的天幕,竟然还挑拨吾兄弟三人的关系,着实可恨!

 

而关羽也是瞥了刘备一眼,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大哥那样做,估计是有苦衷的吧?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尊刘抑曹”推向极致,使其成为仁君典范。】

 

【鲁迅评“刘备之德近乎伪”恰恰证明刘备仁德之名的成功。】

 

【成都武侯祠,实为汉昭烈庙,以君臣合祀形态,固化其“道义领袖”形象。】

 

“君子论迹不论心!”

 

“如果一个人装了一辈子好人,那他就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