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君子论迹不论心(第3页)

 

唐太宗李世民背负双手,看着天幕感慨道。

 

【刘备从零起步,到六旬称帝,成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最佳诠释,这一点上,和他的先祖刘邦很像。】

 

【苏轼在《刘备论》中评价:“世之以孱而隐于贩者,其皆有所待也欤?”暗赞其隐忍待时。】

 

【南宋陆游曾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明代杨慎亦夸赞刘备:“聚英雄于乱世,扶汉祚于将倾。”】

 

【辛弃疾也曾这下:“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样的词句,表达了对刘备的认同。】

 

“唯有刘玄德和曹孟德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孙仲谋的对手!”

 

已经成为大将军的辛弃疾,端坐在主帅营帐中,感慨万千地说道。

 

他推崇孙权是不假,但是刘备曹操同样是英雄啊!

 

【刘备一生,仁德与权谋、重情与寡恩、坚韧与固执在其身上交织,揭示乱世中理想主义者的生存困境。 】

 

【王夫之曾评:“主岂特不逮曹操哉?其智勇皆非操敌也,所恃者独忠厚耳”,点破其成功本质。】

 

【梁启超的评价最为精辟:“刘备之才不如曹操,其能据巴蜀与魏吴鼎足者,以人心归汉耳。然以妇人之仁,弃天下之大机,卒至猇亭一败而汉业遂衰,岂非仁义之过乎?” 】

 

“这梁启超是谁?”

 

“他对刘备的评价真到位!”

 

秦始皇嬴政抬起眉头,十分惊讶地说道。

 

别人大多数都是吹捧刘备的,难得有人发出批评声音。

 

这很不错!

 

【刘备的伟大,在于他将“仁德”锻造成最锋利的政治武器。】

 

【而他的悲剧,在于这把武器终难敌过乱世的残酷法则。】

 

【其一生犹如一部热血与苍凉交织的史诗,他未能统一天下,却统一了后世对“英雄”的想象,】

 

【他以仁德聚人心,以坚韧开基业,在豪强林立的时代,书写了“织席贩履到开国帝王”的传奇,却也因性格局限与时代桎梏留下深深的遗憾。】

 

【其成败得失,至今仍是解读三国精神的密钥。】

 

“下一个,是不是该轮到阿斗了?”

 

刘备咂了咂嘴,一脸期待地看着天幕,微笑着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