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若柴荣不早逝,必为千古一帝!(第2页)
【他42天收复瀛、莫、易三州及三关,兵临幽州城下,震动辽国,若非病逝,幽云十六州或可光复。】
【柴荣拥有务实高效的执政风格,他事必躬亲,深夜批阅奏章,亲审冤狱,允许百姓直诉。】
【他唯才是举,重用王朴、范质等寒门能臣,打破门阀垄断。】
“无论是文治武功,都没有可挑剔的地方!”
“若柴荣是朕的儿子,那他必为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叹息一声,感叹柴荣的生不逢时。
柴荣这样的表现,足以吊打李承乾和李治,甚至不弱于他多少!
若能继承他的皇位,大唐恐怕会提前走向巅峰!
他相信,那将会是一个比“开元盛世”更繁荣昌盛的时代!
可惜,柴荣生在唐末乱世,崛起于五代十国,和唐朝没什么关系了。
【但是,柴荣也有着一些争议。】
【他为扩充兵源、财税,强制裁汰寺院3万余所,僧尼还俗26万余人,虽增强国力,但破坏文化遗产,被佛教史书诟病。】
【他为整顿乱世秩序,法律严苛,比如盗贼连坐,部分手段失于残酷。】
【他在位仅5年6个月,统一大业止步于北伐关键期,未能彻底终结割据。】
“这算什么争议!”
“周世宗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了!”
明成祖朱棣看到这里,沉声说道。
无论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甚至连他老爹和他,这些人都是有污点的,没有一个的风评是完美无瑕。
可是,柴荣做到了!
他得位正当,爱民如子,文治武功都挺出色。
他死后几百年,没有任何一个人骂他,甚至有民间百姓把柴荣供奉在家中,奉为神明,祈祷保佑自已。
【柴荣是五代至宋的枢纽,也是北宋统一的直接奠基者。】
【赵匡胤继承其禁军、财政策略,十年内基本统一中国。】
【《大周刑统》直接演变为《宋刑统》,经济政策被北宋全盘沿用。】
【他重塑中原王朝的自信,高平之战重创契丹和北汉联军,扭转自石敬瑭割地后中原对辽的颓势。】
【淮南之胜,奠定了南方经济整合基础,使北宋拥有对抗辽国的资源。】
【柴荣“五代第一明君”的称号是历代史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