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圆梦航天3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林乔从王老师手中接过那张印着红头文件的报名表,手指微微发颤。
王老师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省里给了我们学校两个名额。我想推荐你去试试。如果能拿到名次,高考可以加分。”
林乔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这个机会有多珍贵——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哪怕只是0.5分的加分,都可能改变命运。
“谢谢老师!我一定努力!”她紧紧攥着报名表,仿佛攥着一张通往梦想的门票。
从那天起,林乔的生活又多了一项内容:物理竞赛培训。每天放学后,她都要留在实验室多待一个小时,王老师专门为她开小灶。
“注意看这个电路图。”王老师在一块小黑板上画着图示,“竞赛实验题最喜欢考这个...”
实验室里弥漫着淡淡的酒精味和旧木器的气息。林乔专注地听着讲解,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这些基础知识对她来说不算难,但80年代的实验设备和教学方法,需要她重新适应。
“林乔,你这个计算速度...”王老师有一次忍不住感叹,“比我都快。”
林乔心里一惊,连忙找补:“我就是...平时练习得多。”
好在王老师没有深究,反而欣慰地点头:“勤能补拙,好样的。”
周末的航天爱好者聚会上,林乔把参赛的消息告诉了郑老。
“物理竞赛?好事啊!”郑老拍腿叫好,“要不要我给你讲讲流体力学?这可是航天的关键!”
于是,在文化馆后的小院里,一场特别的辅导课开始了。郑老用树枝在地上画图,讲解着伯努利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基础。其他几位爱好者也凑过来,不时补充几句。
林乔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让她惊讶的是,虽然这个时代的理论相对基础,但这些业余爱好者的实践经验却十分宝贵。有人甚至自己制作过小型火箭模型。
“小林啊,理论知识重要,但动手能力也不能差。”一位姓李的工程师提醒她,“竞赛实验环节最考验这个。”
这句话点醒了林乔。回到家里,她翻箱倒柜,找出弟弟的玩具小车、母亲的缝衣线、甚至厨房里的食用油,开始自制简单的实验设备。
“姐,你把我小车轮子拆了干嘛?”小军抗议道。
“借姐用用,以后给你买新的。”林乔头也不抬,专注地调整着她自制的“加速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