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老郭害羞了
原本需要15天的路程,江宁率领5000骑兵昼夜不停,仅用7天便赶到洛阳。
得知江宁亲自到来,郭允厚和杨涟激动坏了,赶忙前去迎接。
江宁翻身下马,看着眼前模样略显狼狈的两人,笑着说:“老郭呀,才大半年不见,你怎么搞成这副样子?”
郭允厚挠了挠头,笑着回应:“老夫天生劳碌命,自从来到河南,就没日没夜地干,哪比得侯爷坐镇京师,风采依旧。”
这时,江宁走上前拍了拍杨涟的肩膀:“杨大人,你干得很不错,在河南揪出了不少贪官污吏、奸商劣绅,京里经常收到消息呢。”
杨涟听了也笑了笑。
随后,江宁从怀中取出朱由校的圣旨递过去。
郭允厚和杨涟仔细查看后,立马转身回房,将装有传国玉玺的石盒拿了出来。
江宁走上前,打开石盒,看着眼前这枚令无数人疯狂的传国玉玺,不禁感慨:“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此物。”
随即合上盖子,立马安排人装上马车。
这时,郭允厚开口道:“侯爷,还请稍等两天,老夫把公务交接完,与你一同回京。”
江宁略作思考便点了点头同意。
毕竟郭允厚身为户部尚书,眼下快到年底,户部一大堆事还等着他回去主持呢。
之后,郭允厚跟着江宁、杨涟来到河道工地。
看着正在忙碌的场景,江宁不禁心生感慨:百姓果然淳朴无私。
此时天气已逐渐寒冷,但大家依旧热情高涨。
没过多久,左光斗和周王朱恭枵也赶了过来,江宁上前与众人一一打过招呼,又询问施工进度,左光斗也是全程对答如流。
听着左光斗条理清晰、井然有序的汇报,江宁不禁感慨:这位“大明一级抬杠运动员”之前真是用错了地方,要是让他早早来疏通河道、兴修水利,哪会有那么多糟心事?
就在这时,左光斗略带感慨地说:“只是如今天气渐冷,再过些日子下了雪就得停工,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才能施工。
可河道上这几万缅军俘虏和僧人,到时候不干活朝廷还得管饭,实在不划算。”
郭允厚听完也皱起眉头说道:“毕竟这些人都是待罪之身,白白管饭太不划算了。”
江宁闻言,思索片刻笑着说:“要不这样,闲着也是闲着,过段时间让他们建窑烧砖。
本侯一路走来,见不少百姓住的是木质或茅草房屋,回头把这些砖头分发给百姓,用来重新修建房屋。
如今京城魏公公也在这么干,百姓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郭允厚赶忙笑着说:“还是魏公公法子多!”
左光斗也点头赞同。
站在旁边的周王朱恭枵笑着说:“江侯爷说得对,这事回头本王亲自盯着,谁敢偷懒,本王就把他放到砖窑里烧了。”
江宁闻声抬眼望去,看着这位历史上颇具传奇的周王爷,仔细打量起来。
原本历史中,李自成围攻开封,这位周王爷不仅打开粮仓,还把王府的钱财全部搬出来犒赏守城士兵,李自成久攻不下,还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最终大怒之下,下令水淹开封。
虽然最终城破,但周王却在王府侍卫和百姓的掩护下逃了出去,口碑很不错,远比那些混吃等死的藩王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