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老郭害羞了(第2页)

 这时,几名士兵抬着木桶走上河道工地,扯着嗓子喊:“喝汤了,喝汤了,都排队一个一个来!”

 只见这些缅军俘虏和和尚全都自觉排起队领汤。

 江宁看得略感好奇,开口询问:“这是什么汤?

 为什么只给这些缅军俘虏和和尚喝,不给百姓喝呢?”

 左光斗赶忙解释:“侯爷有所不知,这是周王殿下亲自调配的提神醒脑药汤,能让人精力充沛、干活不知疲倦。

 之所以不给百姓分发,是因为这药汤有副作用,对身体有损伤。”

 江宁听完直呼:“我靠!

 这位周王殿下还有这一手,实在是小瞧了!”

 随后,众人在河道上巡视起来。

 江宁看着青石黄土堆砌的河堤,略微皱眉——他知道这是如今加固河堤最好的方法,但远没有后世水泥修建的牢固。

 若是修建城墙,还可以用鸡蛋清、糯米粉、石灰加固,质量一点不比后世的水泥差,可修建河道却没办法用这些,毕竟粮食是紧缺物资,这么大的工程,朝廷也扛不住。

 江宁忽然灵机一动:自己为什么不尝试让人烧制水泥呢?

 毕竟现在有这么多免费劳动力。

 于是略作思考,让人取来纸笔,将烧制水泥的方法和流程详细写下来,交给左光斗。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左大人,这是大明皇家科技院从《永乐大典》中找出来的烧制水泥的方法,你让人试试烧制。”

 左光斗听得云里雾里,疑惑地问:“侯爷,这水泥是个什么东西?

 到底是水还是泥呀?”

 江宁想了想,将水泥的特性与效用说了一遍。

 左光斗听完大惊失色,满脸震惊地说:“真的能坚硬如石?”

 江宁点头道:“若是能在里面加入钢铁,必将更加牢固。”

 左光斗赶忙说:“加钢铁太奢侈了,要是这水泥真有侯爷所说的功效,用来修建河道就足够了。”

 随即小心收好江宁写下的制作方法。

 一旁的周王朱恭枵更是双眼放光,自己才刚上任,还没表现呢!

 本以为河道工地干不了几天,就要放假回家了,正满心失落,没想到这么快又有活可干了,又能表现一番了。

 随后,江宁表示可以让左光斗先尝试烧制,稍后会从京师派人前来协助。

 之后,江宁便领着郭允厚、杨涟启程返京。

 一路上,众人火速赶往京师,毕竟朱由校还等着江宁回去复命。

 途中,郭允厚询问京师的情况,江宁简单说了说。

 郭允厚听完双眼放光,没想到自己在河南大半年,京城发生了这么多事,国库还有了这么多收入,心里乐坏了。

 但他又觉得不够,笑着说:“侯爷,老夫在河南累死累活考古大半年,才挣了区区400万两,要不您再想个法子,帮忙凑上600万两,争取弄够1000万两,凑个整数?”

 江宁闻言,脸色顿时黑了下来,没好气地说:“法子倒是有,就不知道你这老家伙扛不扛得住。”

 郭允厚闻言大喜,赶忙笑着说道:“侯爷但说无妨,扛得住也得扛,扛不住还得扛,拼了老夫这条老命也无所谓。”

 随后,江宁嘿嘿一笑:“如今京城乃至北直隶,不少百姓都在大搞牲畜养殖,朝廷按市场价格进行收购,尤其是京营对牲畜的需求量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