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老郭害羞了(第3页)

 但如今天寒地冻,许多百姓家的母猪都等着配种,但是种猪却不够用了。

 要不老郭你去试试?

 30文一天,还可以舔猪咪。”

 话刚说完,郭允厚瞬间愣在当场,随后脸色通红,不知是害羞了,还是给兴奋的。

 跟在江宁身旁的杨涟、张文和二人则直接笑出了猪叫声。

 随后,众人一路疾驰,又用了7天赶回京城。

 江宁第一时间带着传国玉玺和郭允厚、杨涟、张文和三人入宫面见朱由校。

 到了御书房,江宁将石盒递上去,方正化小心接过放在案上。

 朱由校看着眼前的石盒,只觉心脏狂跳,声音有些颤抖地问:“江爱卿,玉玺就在这石盒之中吗?”

 江宁点头。

 朱由校双手颤抖,却没有立刻打开,而是传召内阁及在京的几部尚书前来御书房议事,江宁几人则在一旁耐心等待。

 不多时,一众大佬悉数到场。

 孙承宗等人见江宁郭允厚也在现场,略感好奇。

 朱由校神情激动地说:“今日召诸位爱卿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与大家分享。

 郭爱卿在河南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时,竟找到了失传许久的传国玉玺,如今刚送入宫中。

 只因玉玺失传太久,无人知其真假,想请诸位爱卿帮忙鉴定一番。”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全都大惊失色,纷纷围向郭允厚询问。

 郭允厚只是一个劲儿点头,联想到他“考古”的特殊职业,大家也大概猜出这玉玺的来历。

 随后,朱由校打开石盒,将传国玉玺取出来放在案上,让一众臣子鉴定。

 只见大佬们个个神情激动,仔细观察起来。

 孙承宗率先拿起玉玺在手中端详,随后小心翼翼地递给袁可立,袁可立仔细查看,眉头微皱,时而点头,时而沉思,接着又将玉玺递给温体仁。

 温体仁看完后闭目沉思,开始查阅资料。

 之后一众大佬看完便窃窃私语起来。

 随后,孙承宗带头行礼,开口道:“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此物确实是传国玉玺。上面用黄金镶嵌的那一角,是王莽篡汉时,王太后将玉玺掷于地磕损后,王莽命人以黄金修补而成。

 至于玉玺另一侧的‘大魏受汉传国玺’字样,则是魏文帝曹丕在汉献帝禅位后,为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命人刻下的。”

 袁可立也附和道:“陛下,此物确实是传国玉玺,与古籍记载完全吻合。”

 温体仁也开口:“启禀陛下,观其材质质地,的确是先秦之物。”

 听完几位大佬的结论,朱由校顿时哈哈大笑:“真是天佑大明!

 稍后传旨昭告天下,传国玉玺被找到了!

 如此一来,天下人自会认为朕乃天命所归,大明更是得到上天眷顾!”

 朱由校激动过后,又问:“只是朕该如何告诉天下人这玉玺是如何找到的?

 总不能说是从地里挖出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