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36章 八月有魔力(第3页)

 

8月13日,也就是中东传来英国人在科威特地区打出第一口油井那天。于七月末全线贯通的朝锦铁路,正式开始试车,分低速10-20公里\/小时、中速30-40公里\/小时、高速50-60公里\/小时,计划测试5个月。13日进行的是低速试车,戈辉发表了重要讲话,肯定了东北铁建的成绩,并在当天奖励了五百名优秀工人,每人奖励了1000两国家建设债券。这一天,蝰蛇11型客车和森然7型货车同时开始低速测试。

 

戈辉讲完话,让记者拍完照,立即离开,直接去了北风汽车制造厂,第二代风神战术卡车正式下线。其实前天就下线了,因为戈辉没时间,所以才排到今天举行下线仪式。

 

去年六月一日,第一代风神战术卡车风神245下线,到今年8月13日,仅仅过了十四个月的时间,第二代风神战术卡车风神265正式下线。

 

相比第一代风神卡车,第二代其实不是解决了什么不成熟的问题,而是实现了按原图生产。第一代风神卡车,为了量产,他们降低了难度,简化了很多,有些甚至直接省去,结果导致设计变得不合理,增加了故障率。

 

第二代,在德国人的帮助下,真正实现了按照原图生产,是真正的成熟设计。发动机还是原来的直列六缸发动机,这个机械结构更简单,更耐用,所以没改。在德国技术加持下,特区生产了更高性能的钢铁,有更大的屈服强度,更好的耐磨性能,更长的疲劳寿命,正好可以用在卡车上,比如轴承、齿轮、气缸、传动,以及用于减震的钢片弹簧等等。原来的防弹钢板,也换成了克虏伯技术加持的渗碳钢板,防弹性能更上一层楼。

 

也不是完全按照原图生产,有些需要优化改进的地方,也大胆的优化改进,还进一步提升了加工精度,让机械结构运行更加顺畅,让每一万公里的故障率减少77%。发动机的动力由原来的245匹马力提高到265匹马力。进一步优化后的鲁式机械增压的空气搬运效率提升了37%。当然,这里大部分是经验丰富的德国工程师们的功劳,不过也让特区工程师们,从德国工程师那里学到了很多。??

 

第二代枭龙越野车、第二代战狼摩托车,计划在9月中下旬下线。

 

预计在今年年末的时候,8x8的10吨级风神重型运输卡车就能下线,采用后世军用卡车流行的比如龙国的第三代军卡,锲形,突出式,倾斜角度的装甲驾驶员座舱,中置v型8缸鲁式机械增压柴油发动机,排量12.8升,目前测试动力达到350匹马力,以后就是禁卫军辎重运输的绝对主力。

 

预计明年上半年,4x4和6x6的2吨级和3吨级剑齿虎重型装甲越野车下线,采用直列6缸鲁式机械增压柴油发动机,排量6.0升,200匹马力。剑齿虎A指挥官型,是高级军官的座车。剑齿虎b突击型,剑齿虎c是6x6加长车身的运输型,用于战场突击运兵。

 

民用版公路卡车,北风200也在今天下线,这个确实是今天正式下线。外型和风神战术卡车不一样,和后世的在吉省下线的cA10近似度超过九成(致敬一下前辈),戈辉超喜欢这个外形,比后世千篇一律的平头外形好看太多,比美国卡车霸气的长头外形圆润太多,总之就是好看。民用,不需要防弹板,防弹玻璃,极大的减轻了全车重量。

 

直列六缸机械增压柴油发动机,前置后驱6x4,排量6.0升,200匹马力,空气滤清器没有像风神卡车那样外置,而是收回发动机舱,让外观更加简洁。载重10吨,最高车速90公里每小时,未来民用市场,公路运输的绝对主力。

 

北风200的下线仪式上,请来了很多私人运输公司的人参加,漂亮的外形,强大的性能,让人欣喜不已,但是两起步的出厂价,让无数人望而却步。不过,当天还是拿到了2000辆的订单,真有不差钱的。很多下订间的还是南过来的,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看来特区内务部的保密工作还是有很多漏洞。

 

北风汽车的第二、三、四、五工厂,都于七月初建设完成,经过一个月的机器调试和工人培训,确定从13日开始正式投产。

 

北风汽车总厂,还将继续生产第一代风神卡车到年末,出口英、法、美,协议里答应他们三国的,当然,第一代技术标准的配件也需要用完,不能浪费,浪费可耻。工厂的墙上就写着这八个字,工人们每天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当然,不浪费,不等于用不良品,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第二、三工厂同时开始生产风神265战术卡车。最新生产的风神265,优先供应禁卫西征军。

 

德国军工专家在禁卫特勤局的保护下,秘密离开朝阳,从锦州港区登船回德国,指导生产德国版的风神265,以及民用版北风200,德国的卡车工业,就从这两款卡车开始。

 

第四工厂生产民用版北风200公路卡车。

 

第五工厂计划生产民用版枭龙越野车,预计9月初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