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移民问题(第2页)
当然,三楼不只这些,其它的和孙再芝无关,所以不作介绍。
三号楼有三部电梯,其中一部是特区长官专用。
电梯停在了三楼,戈辉和孙再芝略作谦让,然后一起走出电梯。
孙再芝直接带着戈辉来到办公室右侧的小会客室。
伊娃和孙月熏被朱至信带到稍远一点的另一间小会客室,很快有人送上茶点,茶几上放着当下最热的杂志报纸,报纸上,贾二虎射门的照片,帅得一塌糊涂。沙发后面的书架上还刻意摆了很多外文图书,德语图书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总之,两个人应该不缺乏谈资。
另一边,孙再芝和戈辉在左右两侧的沙发上分别落坐。
朱至信亲自为两人上茶,然后悄然退出会客室,把时间留给孙再芝和戈辉。
“听说,这次伦敦之行,很成功。”孙再芝说道:“听说拿到很多好处?从列强嘴里抢食,可不容易啊!”
“和英国人合作船舶设计制造、船舶动力设计制造,共建研究院,招收学生,组织教学工作。”戈辉说道:“其实是他们教,我们学。”
“他们愿意教我们?”孙再芝问道:“要是那么好说话,清廷的洋务运动早就成功了。”
“不一样,清廷是奇葩,好路也会走歪了。”戈辉摇头道:“英国人不教,我们与德国人的合作协议里有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条款,所以英国人只是顺水推舟,他们的目的是结交我们,分化我们与德国人的关系。”
“还有什么?”孙再芝又问:“除了暹罗、希腊、阿富汗、阿比西尼亚,以外的。”
“最最重要的”戈辉想了一下说道:“我们分到了英国保护国特鲁西尔阿满的一块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57公里长的海岸线,刚好把特鲁西尔阿满的主要石油产地框进去。虽然没说岛屿,但也是咱们的。”
孙再芝愣了一下,叹息道:“把我们曾经受过的苦难强加给别人了。”
“先生反对?”戈辉平静地问道。
“只是感慨,原来我们也可以像列强那样。”孙再芝摇头,然后说道:“我只是感同身受罢了,并没有反对的意思。更何况那里有石油,国家崛起不可或缺的工业血液。”
“不一样,因为人不一样,很多我们认为是屈辱的东西,换一种人,可能就觉得平常,最多皱皱眉头,习惯以后还会觉得幸运。”戈辉平静道:“再说,这块地是国协联分给我们的,不是我抢的。”戈辉说完,自己有点脸红,怎么来的,他比任何人清楚。
“你打算怎么做?”孙再芝问道:“开发那里,估计要花不少钱。”他开始担心特区财政的承受能力了。
“前期,先派两个师过去,实现有效占领。”戈辉说道:“北京朝廷那边也会派兵过去,还会大量移民过去。主要是朝廷那边移民,我们不用。”
“提到移民,我今天找你谈的就是移民问题。”孙再芝说道:“现在移民太多了,工作安排不过来了,而且每天都在增加,特区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感觉建再多的工厂都不够安排。”
“先生的意思是……”戈辉后面的话没说下去。
“我的意思是,要不要先暂停接收朝廷管理区过来的移民?”孙再芝说道:“没有工作的移民,正在成为治安隐患。刑事调查局监控的犯罪团伙,新增成员基本上都是新过来的无业移民。”
刑事调查局,是1907年下半年新成立的,隶属特区公共安全总局,与朝阳警察局平级,局长由朝阳警察局长展雄飞兼任,主要负责朝阳的重大刑事案件。
“怎么暂停?又没有国境线,人家来去自由,凭什么拦人家?我们这里不是大清国吗?我们是要搞分裂吗?”戈辉一连串发问,然后指尖戳着茶几说道:“很多时候一旦分家了,就很难再合上,你,我,谁担得起这个罪名?我肯定是担不起,这不是一辈子就完了的事情,坚决不允许。”
“那……”孙再芝犹豫了一下,又道:“我们可以暂停为新增移民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有效期三年,之后是正式的),也就不用为他们安排工作,没有工作,这里的高物价他们受不了就回去了。”
“不行”戈辉直接否定:“这里也是大清国的土地,这里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相信我们,才来到这里。我们不能掐灭他们的希望,为他们解决工作问题,帮助他们安家落户,落地生根,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戈辉认真的强调:“我们坐在这个位置,就得干这个事情。”
孙再芝叹气道:“锦奉铁路工地、大孤山专线工地、朝赤铁路工地、分段建设的朝锦高速工地,新大铁路工地(新奉天到大连),还有宽城子到珲春港的宽珲铁路工地。这些新增工地,都是尽可能多的编入工人。还有新建投产的工厂,能安排人的地方,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多一个萝卜影响工作效率,在新坑挖好之前,那你帮我想想办法。”
由于禁卫军收复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哈桑地区,北方特区有了更合适的港口位置,珲春东南方向30公里处,有一片8公里宽的海湾,非常适合建不冻港,暂时命名珲春港。原计划宽城到图门江出海口的铁路,也变成了宽城到珲春港的铁路,计划没有变化快啊!
“吉林、黑龙江的大平原上,你都安排完了?”戈辉十万个不理解,在他穿越前的记忆中,东北有一亿人口,现在的北方特区,才三千多万不到四千万,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