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57章 移民问题(第3页)

“宁远说你只负责提出想法,如何实现都是别人的事儿。”孙再芝叹了口气笑了,说道:“我现在觉得他说的保守了,你根本不去调查,只管异想天开。”

戈辉皱眉,靠在沙发靠背上,抱起肩膀,一脸拒绝的表情,问道:“那你说说看,我怎么异想天开了?”

“好吧!那我就给你说说,调查结果,调查了一年半的结果。”孙再芝说道:“说结果之前,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说,为什么朱明王朝对东北的开拓止步于辽东?”

“这就复杂了”戈辉简单思考一下说道:“派驻军队,补给成本,人员成本,恶劣天气,朝廷政令的极限,天高皇帝远的问题,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在东北的恶劣条件下,养不起民,也养不起军,关键是收益少,还有皇帝的见识,暂时只想到这些。”

“我直接跟你说调查结果吧!”孙再芝说道:“奉天省往北,吉林黑龙江的平原上,可不是天然就是耕地连片沃野千里,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水洼,当地人俗称大水泡子。冬天太冷,不管是平地还是水泡子,都覆盖了极厚的冰雪和冻土,你挖一个试试?到了春夏之交气温回升,松花江和嫩江开始泛滥,水漫的到处都是,种什么没什么。要不然你猜,黑龙江那片起家的金女真,为什么是渔猎民族,而不搞农耕。”

戈辉抱着肩膀的手臂悄然放下了,转而交叉放在肚子样,难道是自己穿越造成的?自己完全没有考虑己啊!

“我再给你说具体一点,说说一望无际的塔头草,塔头草+湿地+冻土的地狱级开垦难度,神仙来了也挠头。”孙再芝继续道:“从五月份正式开化,只有四五个月的窗口期,一家五个壮劳力,能把这遍地塔头草的平原,啃出来十几二十亩地就不错了。每一个塔头草重二三十斤,底下牢固的根须抓着泥土,上面是厚实的草,周围都是水,牛马下水没两天就开始烂蹄子。人下去,不是壮劳力挖不出来,挖出来也不好搬,运都运不出去。十月底进入漫长的冬季,一直冻到来年四五月。你想开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登天。”

“我们不完全依靠人力”戈辉说道:“我们还有机器,刚刚量产66马力的四轮拖拉机,还有193马力的巨兽2蒸汽拖拉机,朝阳农机还在研发更大马力的履带式拖拉机。特区现在能制造各种机器,我不信搞不定那些塔头草+湿地。”

“吉林那边本来有十几处非常合适开荒的地方,还被你安排给沙俄战俘了。”孙再芝继续道:“要想安排更多的人,只能不计人力物力改造土地,否则无法安排。”

“那就不计人力物力,我们也不缺人力物力,不敢说要什么有什么,至少我们能拿出绝大部分的东西。”戈辉直接说道:“那些新移民不是没事干吗?让他们过去改造土地,不让他们白干,给工钱,给粮食,改造好了,还免费承包给他们。这不就消化了新增移民嘛!”

啊?孙再芝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然后才说道:“这和给朝廷服徭役有何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了,朝廷的徭役没工钱,自备粮食。我们给工钱,给粮食,改造完成,地也是他们的,这不是天壤之别吗?”戈辉坐起来,向孙再芝摊手,然后继续说道:“修建水利设施,排水排涝。实在不行,就用水泵抽水。修建水库,重修河堤,防止洪水泛滥。趁现在人工成本低,赶紧开干。现在就是五月份,正是好时候。”

额……戈辉的想法,把孙再芝整不会了,这么简单的事儿,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我顾虑什么呢?孙再芝也开始反思了。

紧接着,戈辉的大脑洞再次震惊孙再芝,戈辉说道:“我的想法,未来三十年内,仅仅是东北这边,要吸收3亿常住人口。这是保证北方特区能够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即使你不差钱,有技术,只要人不够,有些事儿,你想干也干不了,只能干瞪眼。”

孙再芝笑了,笑的很是无奈,戈辉又异想天开了。3亿常住人口?真敢想啊!整个大清国才4亿人口。他又有点佩服戈辉,戈辉敢大胆想象,而自己却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孙再芝收回思绪,心中叹息,嘴上说道:“那就按你说的办,吸收新增移民,全力开发吉林黑龙江的湿地平原。”

“先从修建水利设施开始,要先解决水的问题,驯服江河,才能安全开荒。”戈辉强调:“目前机械化程度低,人力才是主流,建设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口,正好解决那些新增人口的工作问题。还要成立很多农场,让那些新增移民成为农场工人,工作有了,钱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