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中东驻军
事实上,一旦上了战场,存活率不到100小时,800小时纯纯浪费。
“我也没指望你们能一步登天,但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叫作‘希望’的东西正在渐渐成形。这款dt-1终究会在你们手中走向真正的成熟。”戈辉说道:“你们非常的棒,每人发3000两银圆奖金,职级每升一级,多加500两银圆。”
轰,雷鸣般的掌声响起,九百多人的手都拍肿了。
蒂莫-维尔纳也在拍手,他也爱钱,其实它没奢望奖金,因为他是来完成帝国任务的,有奖金也是回国后才有。特区的银圆在特区很值钱,能买好多东西,不过,他没时间出去。
于小曼轻轻地鼓掌,她能拿5500两银圆,但她并不在乎这些钱,她只喜欢研究并成功的过程。
戈辉大声说道:“你们是最优秀的,国家、北方特区、禁卫军会记住你们,希望你们再接再励,取得更好的成绩。”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更加的热烈,因为钱给到位了。
掌声渐息后,于小曼问道:“司令,给大个子起个名字吧,总不能一直叫大个子吧,虽然它确实是个大个子。”
“黑豹1型坦克”戈辉像是早有准备一般,脱口而出,因为他确定命名权肯定会交给他,戈辉看向在场的众人:“你们觉得如何?”
掌声再次响起,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前三辆坦克永久保存,我要收藏。
别说三辆,就是三十辆三百辆也没人会说不行。
“想办法把空调整合到坦克里,不然夏天会热死人,还要强化密封效果,防止烟雾或毒气进入坦克。”戈辉提议道:“当然,这是以后的事儿,”(这就有点想当然了)
“这些功能,我们也早有考虑,正在解决技术问题。”于小曼说道。
“你们心里有数就行”戈辉说道:“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测试,军方也会参与,不停的测试,找问题,挑毛病。等坦克炮研发出来,还要测试火炮,还在培训坦克兵,坦克的后勤保障人员,很多事情,你们有的忙了。”
“我们愿意,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于小曼说道。
“小曼得找对象了,特区建设需要你,更需要我们完完整整地交给下一代。”戈辉说道。
于小曼脸红了,红彤彤的,她没想到司令会关心她的私事,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以后的生命中不能都是钢铁和机器,这么好看,应该有更幸福的人生。”戈辉说道:“凡是跟着禁卫军走的人,我都希望他们幸福。”
“知道了司令”于小曼低声道。
戈辉也知道,这种事,点到为止,毕竟是外人,不能说太多。于是说道:“我今天非常满意,同时也期待你们取得更大成绩,谢谢。”戈辉向所有人郑重地敬礼。
放下手,戈辉继续说道:“坦克看完了,我也该走了,庆功宴之类的我就不参加了,有我在,很多人可能吃不好放不开,欢乐气氛减半,那就不好了。”
于小曼和蒂莫-维尔纳一起挽留,但戈辉还是拒绝了,不过,于小曼和蒂莫-维尔纳也承认,如果戈辉在场,很多人肯定放不开,拘谨严肃的宴会,还不如不吃。
成雨也不参加了,他平日里的扑克牌脸,也让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其实,这是他一直以来给自己打造的人设。有和下面的人打成一片的领导,也有保持距离的领导,还有像成雨这样,平日里都是冷着一张脸的领导。成雨这个形象,让他少了很多其它的事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戈辉和成雨去了下一个地方——x车间。
x车间,是特殊武器研发车间,保密级别和tk车间等同。
车间主任是尼虹,现在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大女儿成霓(4岁),二女儿成虹(3岁),老三是儿子成小雨(1岁)。成小雨老是哭,成雨不喜欢,他一度怀疑是不是名字起错了,经常下雨(哭),所以他对要不要生生老四,犹豫不决。(简单介绍一下成雨的家庭情况)
戈辉在x车间,看到了成雨所谓的惊喜——自动步枪。
目前只是阶段性的设计,还没有最终定型。
口径肯定是0.2寸(6.4毫米),肯定使用0.2寸x1.3寸农场步枪弹。
完成度已经很高了,明显是走了Ak的路线,但外形更像后世着名的巴依式步枪,最明显的是竹节式枪管。
采用了长行程活塞导气自动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机构,可自动射击(连发),也可半自动射击(点射),只有这两种模式,保险拨片在左侧,快慢机在右侧握把上方,导气箍放置在枪管上方中央位置,无数次测试改进优化,使射击时后坐力大为减小,自动机构的运动极为顺畅。拉机柄设计得较为靠前,位于抛壳口前部,并且能快速拆卸和安装,只能右侧安装。
照门、标尺都被放在了机匣盖后方,照门采用的是觇孔式(类似龙国的酒武式)双侧有护翼保护,标尺是弧形的,这种设计增加了瞄准基线的长度,提升了射击的精度,也保证了瞄准具在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弹匣卡榫设计在了扳机护圈的前侧,与护圈成为一体,使用人员可以很方便地用扣动扳机的手指推动弹匣卡榫来进行弹匣更换。
此外弹匣也有许多亮点,除了常规的30发或者35发弹匣,蔡海军团队(这是他第二次出镜)还设计了4排双进供弹弹匣,弹匣容量达到了惊人的60发,保证了持续的火力,另外还可以兼容75发弹鼓(巴依式弹鼓)等供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