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73章 接收军舰(第2页)

 转回身,戈辉严肃地提醒在场的诸位:“武器非常重要,但永远不要唯武器论,使用武器的人才是第一位的。”至于人是第一位,或者人才是第一位,只能他们自己理解了。

 看完舰桥,又去看轮机舱,这里永远是战舰最热的地方。

 两台三胀式往复蒸汽机,一串燃煤锅炉,让整个舱室热得像个大蒸笼。

 “这地方待上四个钟头,靴子里的汗水能养两条鱼。”王招辉说道:“我在公海舰队实习的时候,在轮机舱待过一个月,感受深刻,轮机兵是真的苦。”

 “那就提高轮机兵的待遇”戈辉说道。

 “有个叫施耐德的轮机兵,每次下岗都要灌下两升啤酒解渴。”王招辉回忆道:“有一次演习期间燃油管道泄漏,就是我在轮机舱的那一个月,我跟着几个机修工硬是在60度的高温里抢修了八个小时。”

 戈辉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眼睛里全是赞赏。

 “事后,每人颁发了一枚奖章。”王招辉指着胸口的一枚奖章说道:“舰长还特许他们每人多领一份配给,结果这群家伙全换成烟草了。”

 “一定要提高轮机兵的待遇”戈辉再次强调,然后看向了那两台三胀式往复蒸汽机。

 戈辉指着那两台蒸汽机,说道:“这是最顶级的蒸汽机,虽然相较蒸汽轮机它明显落伍了,但它直指能量本质,只需要煤炭和水就能让它动起来,是最廉价的动力来源。”

 戈辉大声的告诉轮机舱里的所有人:“最迟明年这个时候,我们也能生产跟这一模一样的蒸汽机,而且质量要比这个还要好。”

 轮机舱里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才这么一会儿,所有人的掌心里都有了汗水,拍手时滑滑的。

 这里确实不适合久留,戈辉在里面走了一圈之后,就回到了甲板上,外面的热,和里面的热,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军舰会议室里,戈辉直接乾纲独断,将舰名确定——左宗棠号,舷号201。理由也很简单,文襄公左宗棠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民族英雄,用他的名字命名军舰,就是希望你们能继承他的意志,为了国家和民族继续砥砺前行。

 戈辉直接确定命名规则:以后标准排水量超过吨,满载排水量不超过2万5千吨的确定为巡洋舰,是禁卫海军的2级舰,都以青史留名的重量级历史名臣命名。下一艘装甲巡洋舰,直接命名——林则徐号,舷号202。文忠公林则徐也是我朝的民族英雄,用他的名字命名我们的巡洋舰,最恰当不过。

 低于吨,1万吨左右的驱逐舰,是禁卫海军的3级舰,以历史名将命名,不分民族,比如岳飞、比如关羽、比如李靖、比如邓世昌、比如完颜娄室等等。

 那两艘装甲补给舰,作为是非战斗军舰,以古代的科学家命名。

 至于航母,肯定是1级舰,现在还没有,戈辉没提,但是肯定以开创伟业和不世武功的皇帝命名,不包含清廷的皇帝。

 戈辉的话就是规矩,谁还能有意见呢?前两天一帮仿效七镇八远舰名的“北镇”“北远”之类的,直接被抛弃了。

 戈辉决定,八月一日,左宗棠号正式命名,正式入役,还要举行入役仪式。北方特区的核心人员都要参加,重要企业,学校,工人代表,随机选择普通民众参加。

 戈辉让王招辉细致准备,一定要盛大,做好宣传,鼓舞人心,提振士气。

 此时的特区广播电台,已经把禁卫军买军舰的事大肆宣传,还请德国海军到电台专访,评价刚买的军舰。说的都是好听的,没有缺点,全是闪闪发光的优点,仿佛北方特区一瞬间成了海洋强权一般。

 听到普通民众耳朵里,那就是牛逼得不行不行的存在。特区渔民从此有军舰撑腰了,再也不怕倭国军舰游荡的黄海了。

 北京朝廷也在第一时间知悉了此次交易,同样不知道交易的具体内容。但是两艘重巡洋舰、两艘2万吨级装甲补给舰,已经让整个朝堂震惊不已。

 “萨真兵,你是大清海军大臣,关于‘北边’的重巡洋舰,说说你的看法。”光绪直接点名。

 萨真兵,原广东水师提督,去年三月初奇袭毫境傲,为朝廷血赚了一大笔,有功于朝廷。

 去年下半年,光绪考虑成立海军部,总理大臣袁世凯等人反对。理由是朝廷没钱,海军太烧钱,光绪虽然没坚持,但是念想一直没有放下。

 去年十一月,光绪突然收到了萨真兵的“整顿海防折”,借机调他回朝廷问话,随即任命他为海军大臣,负责筹备海军部。不增购军舰,以现有的海军力量,重新整编海军,成立大清皇家海军,拱卫京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萨真兵的海军部还在筹备中,朝中的阻力很大,他也是一个头两个大。现有的海上力量也需要重新分配,反复拉锯,不能全调往北方,南方沿海的“富庶”之地也需要海军守护。

 萨真兵时常感叹,想为国家海防做点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呢!

 最近一次的感叹,刚过去没几天,“北边”(朝廷喜欢用这个词儿代替戈辉的特区)就传来购买到超级军舰的消息,他心中正五味杂陈呢,皇帝点他的名字了。

 萨真兵走出班列,沉声道:“臣的看法是正面的,北边买了大船(刻意淡化),有了些许的海防实力,对保护北边的近海工业有益处,但数量太少,实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