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74章 出发中东(第2页)

 令狐聪的话,立即得到几百人的回应,因为此时的令狐聪代表特区政府。

 令狐聪举起酒杯,向各个方向示意:“干杯!发中东财!”

 众人向令狐聪举杯,一起回应着“干杯!发中东财!”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还是在铁西大厦,六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禁卫10、11师,上尉及以上军官全部到场,主席台上只坐着两个人——戈辉、宁远。

 宁远把驻军中东的核心原则,以及注意事项,全部强调了一遍。

 戈辉只强调一句:“不论对手是谁,先下手为强,干了再说。”

 如果说宁总长的“核心原则”和“注意事项”是套在他们头上的笼头,那戈辉那句“先下手为强,干了再说。”相当于直接给他们松绑,可操作的余地就太多了。

 宁远扭头看向戈辉,一脸诧异,戈辉马上补充:“我的意思是,特殊情况下,比如冲突不可避免,那就要果断出手,先下手为强,干了再说。但是平日里,核心原则和注意事项,还是要遵守的,毕竟我们不是去拉仇恨的。还有……”

 戈辉的话还没说完,兰方舟走进会议室,在戈辉耳边低语:“咣序到了,已经住进了锦州港务局招待所,让人传话,说要见你。”

 “光绪帝来了,我去见一下,剩下的会你开。”说完,走下主席台,走出会议室。

 咣序是受戈辉的邀请来参加新舰入役仪式的,他本人也想看看,戈辉买的新舰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来到锦州港区,先去码头上看了军舰,像一座大山横在眼前。他也看过朝廷的军舰,没见过这么大的。不禁感慨,朝廷什么时候也能有这么大的军舰呢?

 半小时后,戈辉出现在咣序面前,立正敬礼:“臣,戈辉,请陛下指示。”

 “坐吧!指示就算了。”光绪早就不指望戈辉给他跪下磕头了。

 等戈辉落座,光绪直接问:“你能不能扛得住?朝廷里的明白人,都不看好你购舰的事儿。”

 “我不需要他们看好,北方特区努力发展,也不是给他们看的。”戈辉无所谓道:“能扛多久,能走多远,是我的事,他们就别操心了,更不需要他们指指点点。”

 “你觉得你能扛多久?”光绪问道。

 “一直扛下去,至少十年内问题不大。”戈辉说道:“十年后,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开玩笑,king胖子上位后的北棒,扛了十几年了,不依然稳如泰山吗?更何况戈辉的条件,比北棒要好太多太多。戈辉只是摊子铺的太大,花钱太狠,没其它问题。

 “那艘舰,我看了,很大,朝廷从来没有那么大的军舰。”光绪问道:“你花了多少银圆?”

 “四艘舰,一共花了400万英镑,换成银圆是4000万银圆。”戈辉说道。

 4000万银圆?咣序听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差不多是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难怪朝中的明白人都不看好戈辉呢,换了自己也不看好。

 “为什么?”咣序问道,他很不理解,以他对了戈辉的了解,戈辉应该是步步为赢的人,不是一时冲动的人。

 “20世纪第一个十年非常重要,百年工业革命的积累,加上电气革命的助推,人类文明的科技之花,正在这个十年里,集中绽放,我决不能错过。”戈辉坚定地说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因为买舰,日子可能会过得苦一些,但我相信特区民众会理解我。”

 “但你正在建设的还是太多了,再加上购舰……”光绪一时间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了。

 戈辉重重点头,这一点他承认:“是的,但是我哪个都不想落下,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运气不错,北方特区每时每刻都在创造财富,只要能一直持续下去,扛十年,肯定没问题。况且,这十年里,我又不是什么也做。”

 既然戈辉这么说了,光绪也就不再追问了,于是他换了一个话题:“中东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两个师的驻军已经登上商船,A城那边的安保公司和警察也做好了准备。”戈辉说道:“朝廷呢?对中东没有想法吗?”

 “很多人在观望,很多聪明人想先看看,再决定要不要去。”光绪说道。

 “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是机会之所以是机会,是因为不会一直有。很多时候,一旦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戈辉淡淡地说道。

 “你把一片沙漠当机会,你说沙漠下面有石油。”光绪说道:“你看朝廷里的那些人,有哪个会采油,他们撑死了会挖煤,让他们采石油,高看他们了。”

 “石油?石油是军方的,谁也别碰,谁碰谁死。”戈辉强调道:“不论是谁,想发中东财,只能想石油以外的办法,石油只能由大凌河石油公司开采。”

 “那还剩下什么机会了?据说那里寸草不生,只长骆驼刺和椰枣,难道让他们去收购椰枣回来卖?欧美列强看上那里,也是因为石油。”光绪说道:“那是真的从零开始,从零到一就难如登天,你让那些聪明人怎么看得上。”

 “北方特区这边有576人参加了中东考察,海外领地的所有机会,他们优先,有些行业,甚至不允许与他们竞争。”戈辉说道:“一无所有时他们不来,大势已经成时,要他们有何用。”

 “看来你很有信心啊!想好了怎么从零变成一。”光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