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82章 二十人会议(下)(第2页)

 

此时,一位身着白色长褂的鸡窝头(人家就是这发型)精神小伙和工业局长刘文涛,站在大厦门口注视着陆续驶入的三十七辆龙旗轿车。

 

戈辉的龙旗荣耀和孙再芝龙旗星耀停在最前面。

 

其中二十辆车的车门几乎同时被推开,这些经常出现报纸上的人,今天同时出现在这里。

 

这些人不想和刘文涛废话,他们不是来看刘文涛的,刘文涛也不和他们废话。

 

众人步入凤凰技术大厦,在一楼大厅,孙再芝看到了正对正门的墙上:凤凰不死,涅盘重生。脚步不停,抬手指着墙上的八个大字,随口赞了一句:“说得好!”

 

所有人都需要换上白色长褂,白色头套,在刘文涛和鸡窝头精神小伙的带领下,来到了三楼的实验室,门上醒目地写着:康德拉-马克实验室。

 

刘文涛指着鸡窝头精神小伙:“他就是康德拉-马克。”

 

众人想听的可不是这个,等进了实验室,戈辉提醒刘文涛:“直接介绍特区纤维。”

 

于是,刘文涛就把特区纤维,也就是尼龙,发明的整个过程,详细的介绍了一遍。

 

特别是看到拉制的纤维具有丝的外观和光泽,手指捻过,也是丝的感觉。

 

刘文涛告诉他们,这种丝在结构和性质上也接近天然丝,其耐磨性和强度超过当时任何一种纤维。虽然不比丝绸,但是比丝绸结实,关键是它的产量只和产能有关系,和虫子数量没关系。

 

触摸着这些人造丝线,这东西如果真的那么好,以后确实不愁没衣服穿了。同时,这也是发财的机会,南方的丝商可能距离破产不远了。

 

“你的量产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了?”载洵问出了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由于特区制造能力的进步,很可能明年这个时候就能小规模量产。”刘文涛说道:“但是要想大规模量产,至少要到后年这个时候吧!”

 

后年,后年,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坚持下去并不容易。

 

“你们现在,还在研究什么?”宋孝仁问道。

 

“受特区纤维的启发,和它相近的类似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意外发现的聚酰亚胺,我们在集中测试这东西。”刘文涛说道:“我们已经确定这东西也很有用,但究竟能用于什么,现在还不确定,这东西能经受住较高的温度。”(后世这东西用来制作电路板)

 

“怎么样?相信了吗?”戈辉说道:“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带补丁的衣服了,还会看到更多花色的面料。”

 
“去看下一个地方。”孙再芝说道。

 

于是,众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顶着鸡窝头的康德拉-马克一脸的莫名其妙:“他们是什么意思?”

 

刘文涛轻轻摇头,然后肯定地说道:“有他们的支持,我们以后会更加顺利。”

 

三十七辆龙旗车排成一条长龙,停在朝阳工业大学校门口,兰方舟快速下车,出示的证件,并告诉门卫,后面的车全是,然后就直接放行了。

 

朝阳工业大学目前已经完成了规划中的三分之二的建设,教学楼和宿舍楼都完成了,一些附属设施还在建设中,计划明年结束前,全部建设完成。

 

还是兰方舟,他去教学楼问,确定尼古拉-特斯拉教授正在上课,于是大家坐在车里等待。

 

校长李劲松出来邀请他们上楼,但被拒绝了。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来看尼古拉-特斯拉教授的,其他人不见。

 

大约一个小时后,他们接到邀请,去了特斯拉教授的实验室,20人全部进入实验室。

 

特斯拉专门为他们演示了图像传递的整个过程,实验并不复杂,但绝对比戈辉给特斯拉演示的实验复杂很多,成像效果要更好。

 

特斯拉告诉他们,这个技术路线是绝对正确的,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我们在一年内就能实现机械层面的图像传递,至于电子层面的图像传递,也不会太久,我们正在对阴极射线管进行专门的研究。

 

虽然得到的答案不是十分肯定,但是和戈辉说的也不差太多,而且人家说了,技术路线是正确的,那么,成功就是时间的问题。

 

戈辉强调:“一旦他们在阴极射线管上取得了关键突破,我们距离电子层面的图像传递就是临门一脚了。”

 

直到20人再次回到特区长官府三号楼三楼的会议室,除了戈辉和宁远以外的18人,还在思考今天看到的,绝对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也在感慨北方特区的变化。

 

“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看一号消炎药?”陈怀宁问道。

 

“看不了”戈辉直接拒绝,说道:“我只能给你们看成品。”

 

戈辉的话音刚落,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兰方舟推门而入,将一个寸许的小药瓶送到戈辉手中,然后转身离开会议室。

 

戈辉捏着寸许的小药瓶,举起来说道:“军方内部代号,一号消炎药,20万单位一瓶,仅有0.12克。价格却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6倍。甚至拿着一根金条也不一定能够换到一瓶救命的一号消炎药。”

 

十八个人的目光,同时锁定了戈辉的左手上。

 

戈辉继续道:“一号消炎药,极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很多无药可治的病如大叶性肺炎、淋病、梅毒等,青霉素可以做到药到病除。称之为‘神药’并非诳言,因此,我把它的价格和黄金划等号,没毛病吧!”

 

“可是普通人就买不起了”胡又珉道:“其实,需求最大的还是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