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损有余而补不足(第3页)

 一流宗门的天骄们,神色暗淡站在距离领域范围边缘,一步之遥的位置。

 他们被随行的长辈们拦在了这里,长辈们说,接下来这两位惊蛰仙宗天骄的论谈,于他们而言,兴许大有裨益。

 已然深知天高地厚的顾雨凝,她不知何时换上一袭白裙,弹起了琴。

 这次弹奏的曲目,是旁人喜闻乐见的柔情曲调。为此竟是引得不少资深拥趸,失声痛哭。此曲弹奏的,亦是他们逝去的青春。

 “所谓完美结丹,或是可以称之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天道筑基。修士道途万千,然最终归宿实则都是通往道之至理,天道筑基为初踏仙途的修士,奠定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完美结丹便是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陆见铭说道。

 “天道筑基和完美结丹有关系吗?”

 姜墨其实是认可陆见铭这个观点的,毕竟在他自己的身上也发生了类似的事。诸如先前与孟初染所构想的,关于“阴阳之真意的论证”。

 “这并非一句有没有关系就可概括的。

 “即便未能天道筑基,也同样能够完美结丹,就比如柳星原这家伙就没有天道筑基,但同样完成了完美结丹,而我作为天道筑基,却要比他晚许多才成功。”

 “为何如此?”

 姜墨心中是有答案的,但是他还是想听听陆见铭的说法。坐而论道,是修士与修士相互印证双方感悟的过程,不存在所谓的孰优孰劣。

 “天道筑基相当于被给予了一道命题,规定修士就只能在这个命题的范围内发挥,非天道筑基者在感悟真意方面,便不受束缚。但束缚并非坏事,这能够让我们快速加深对自身道途的感悟,从而使我们走得更加稳妥,走得更加遥远。

 小主,

 “想必这就是‘天道筑基者必定元婴’的说法由来。”

 姜墨点头赞许:“天道筑基者必定元婴的说法,到底是个伪命题。若想踏足元婴必须要将修为境界提升到金丹巅峰才行,想要尽快达到金丹巅峰,就要保证要完美结丹才行……这一切都并非是定数啊!”

 “呵呵,我辈修士本就如此!”陆见铭再次举杯相敬。

 “我还颇为好奇师兄是如何悟得这守护之真意,师兄可否方便解惑?”

 “无碍。”陆见铭的回答虽是爽快,但神色中却是浮现些许晦暗,“传闻踏足镜中者,所见所闻皆是不同,也就是说每位天道筑基拿到的命题都不尽相同。”

 姜墨接话:“但结果是一致的,皆是通往万物轮回。”

 “不错。”陆见铭给姜墨添了杯酒,“该怎么通过镜中得到命题,抵达终点,这就是每位天道筑基需要考虑的事情。

 “有些人能够很清晰给出论述,有些人却始终答不对题……不幸的是,我便是后者。”

 姜墨对这个问题感同身受。

 当初在轮回镜中接受试炼时,就拿到“生与死的命题”,显然这就是个非常难以解读的大命题,最后还是通过《灵犀》才算完成了“曲线救国”。

 甚至还把感悟天道真意的过程都省了,直接拼凑出了“阴阳两仪”的雏形。

 姜墨不清楚这算不算开挂……

 “敢问师兄在镜中拿到了何种命题?”姜墨继续问。

 陆见铭苦笑着,却也没有隐瞒,“世事变迁。”

 “这也算万物轮回?”

 “世事变迁是个很宽泛的命题,就凭现在的我,说不清到底算还是不算。但其中涵盖的很多东西,都和轮回沾边。

 “往大了说,王朝更迭算不算轮回?往小了说,春忙秋收算不算轮回?”

 “的确如此。”姜墨点头沉思了许久,才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性虽是贪婪、弱肉强食,富余者仍会向贫贱者巧取豪夺,但天道会尽量使之均衡,就好比缸中之水,总会持平。

 “若是将二者相结合,这能否看作是世事轮回呢?”

 陆见铭听言,早已是面容呆滞,杯中酒在他的颤抖不断泛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