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灵修班(第2页)
夏师爷三观尽毁:这哪是锦衣卫,简直就是黑社会!
杨植一摆手,对赵大说:“你去太白酒楼订几个上等菜送给客栈的涂老爷,告诉他我被父母关在家里读书,准备明年小三关,恕我不能尽东主之谊。”
赵大应一声走了。杨植见赵大离开,拍拍张二的肩膀,对张二说:“赵大多疾,汝当勉励之!”
夏师爷一阵恶寒,他已经习惯杨植经常说一些无君无父的话。当下懒得多说一句,摇摇头也不告辞转身离去。
张二讪笑说:“总旗,我听过《燕王扫北》、《靖难英烈传》的评书,你刚才那句话,很敏感。”
杨植打了一下张二的头:“等老子考上秀才,说什么都不是事,你没见那些士大夫天天编圣上的小段子?
锦衣卫是吃干饭的?你们一定找出他们的罪证来。”
赵大离开杨植家来到太白酒楼,点了四荤四素,饶了一壶老酒,都挂在杨植账上,拎着食盒去客栈找涂惟:“涂老爷,我家少爷关在家里读书,准备明年二月的县试,他送来四色菜品,请涂老爷慢用。”
涂惟感叹说:“杨小哥有心了。你替我谢谢你家少东家。”
赵大把食盒放在屋内桌上正要转身,瞥见桌上有一面小旗子,旗上绣一朵红莲花,花下是一片绿荷叶,荷叶下是一条白藕。赵大心中一动,问道:“涂老爷,这个是什么旗?”
涂惟笑着把旗子收起,说道:“近日有朋友送我的,说是淮河南北兴起红花教,此旗就是红花教令旗,只要我遇到困难,就展开此旗,定有贵人相助。
这旗意喻红花绿叶白藕,儒道释三教一家。你是凤阳人,应该听说过。”
赵大“哦”了声,说:“不瞒涂老爷,我和张二也是在教的,在红花教任跑腿的。”
涂惟颇为吃惊,问道:“那你家少爷呢?”
赵大说:“少爷现在是关在家里,房门紧锁足不出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做下人的,就在凤阳替老太爷跑些生意,在临淮结识了点传师,也跟着入了教。”
“喔。”涂惟饶有兴趣地看着赵大,问:“你觉得红花教怎么样?”
赵大说:“挺好的,红花教都是兄弟姐妹,互帮互助,互通有无。自打在教,我的生意好多了。红花教还扶贫济困,很多地方整村都入了教。”
涂惟点点头说:“既然入了教就好好遵循教义,恪守教规,争取在教中升到香头、教头。”
赵大答应一声,告辞了涂惟,走到大街上想了想,又跑到城郊杨植家。
躲过冯氏的喝骂后,赵大把客栈的发现跟杨植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杨植皱着眉说:“你把这事也跟张二也说说,以后照常参加红花教的活动,教里要你们干啥你们就好好干,先看看情况。这个事除了张二,你们谁也不要告诉。”
又过得几日,赵大张二来到临淮红花教院子里听布道。
薛师傅在台上讲完经后,众人低呼一声:“弥勒降临,天下太平”纷纷散去。薛师傅唯独把赵张二人叫住,问道:“你们二人可曾把教义记熟?”
赵大张二这几日与别的教众一样,正儿八经地早晚一遍读经,还在小组学习会与教友上探讨经义,研究殉教升天后,是坐在弥勒佛的左边还是坐在弥勒佛的右边,是喝葡萄酒还是喝黄酒,是吃死面饼还是吃发酵过的面饼这一类的问题。
两人互相提示,把“弥勒降世、千禧年”之类的初级教义背诵一遍,并对中级的戒律、规训也能流利讲述。
薛师傅赞叹说:“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尔等入吾教已近半月,积极钻研教义以证天道,进步神速,已经达到筑基的境界,元旦之后,就可以练出金丹!”
赵大张二不知薛师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呆呆地问道:“练出金丹,那又如何?”
薛师傅却是点头微笑:“练出金丹,即可点化世人,成为本教点传师!每月可从教中领取俸禄。吾教欲在凤阳大庙镇设点传师,我看你们就很合适。”
赵大喜出望外,说道:“自然愿意,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成为点传师?”
薛师傅说道:“三日后你们来到这里,我带你们去中级灵修班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