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

第24章 灵修班(第3页)

 杨植听赵张两人回禀了情况,说道:“你们去吧,好好表现,争取当上香头。如果人不够,我叫外公舅舅家拉一批军户给你们凑人数。”

 打发了赵张两人,杨植进城找涂惟。到客栈前台才知道涂惟已经回南昌过年了,并给他留下一封信。信中还是大明读书人的老套,说自己怕打扰杨植学习,遂不告而别踏上返乡路程,并预祝杨植在县试折桂。

 杨植模模糊糊感觉到红花教应该与来年的宁王叛乱有联系。如果不出意外,宁王在来年六月举事,那个时候红花教很有可能会呼应宁王起兵,南北夹击南京。

 现下先等等看,赵大张二两人在红花教中能做到什么职位。按常理,级别越高,能接触教中机密的等级也越高。

 赵大张二在三日后来到临淮县西关红花教窝点,被薛师傅带到城外一处村庄,村庄处处可见红花教标志。来到村庄中的祠堂边上,给他们几个上培训课的老师竟然是一名黄姓的秀才。

 黄姓秀才身穿灰黄色的襕衫,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他挥动双手,对台下的学员大声疾呼:

 “世道要变了!当今天子失德,荒淫无度,任用阉人奸党,朝纲紊乱!天下大乱在即,末日就要来了!刘六刘七前几年杀到凤阳只是一个先兆,马上中原还有更大的祸乱,刀兵四起,老百姓十不存一!”

 卧槽!按太祖高皇帝的户籍制度,赵大张二都是锦衣卫世家,打小自认是天子亲军,何曾听过这么劲爆的言论。他们不安地东张西望,却见台下的学员听得津津有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二怯生生地举手,黄秀才看了看他,温和地说:“这位兄弟,可是有什么话说?”

 张二低声道:“秀才老爷,我们老百姓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君父的。当今圣天子诛杀刘谨,应州大破鞑靼小王子,布告天下,大家伙还是很高兴,说圣天子是皇明中兴之主。”

 黄秀才哼一声道:“你们不读书不看报,被正德骗了!他带着二十多万大军,与鞑靼小王子大战应州,被鞑靼小王子击败,我大明军兵死伤无数,鞑虏只死伤十六名!”

 赵大听得目瞪口呆,脱口而出:“当真如此?”

 黄秀才傲然说:“你们看得懂文章吗?我是秀才,还能骗你们不成?朝廷邸报就是如此说的!”

 大明虽然学校多,教育普及,但大多数普通人只能说是识文断字,看一些通俗的话本小说、写口水信、记个流水账而已。圣贤书、官府公文里的弯弯绕,普通人是根本不懂,看四书五经就是看天书一样。只有士人阶级才是知识与政治的玩家,秀才就是最初段的士人。

 赵大张二身份低下,与黄秀才的阶层差距是天壤之别,哪里敢再发声质疑黄秀才的言论。

 黄秀才并没有以势压人,他接着说:“我太祖高皇帝得天命庇佑,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万民。论自古得国之正,莫过于我皇明!

 你们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大明天命所归,却变成这样?”

 是呀,台下众人陷入思索:为什么大明变成这样?

 黄秀才顿了顿,给学员们一些思考时间,然后说出一个惊天大秘密:

 “我也曾经和大家一样,认为大明流寇四起,惊扰皇明祖陵是因为体制问题。

 最近我才知道真正的原因”,黄秀才拖长语气,充分挑起了学员的好奇心后,才说道:“是因为当今这个正德,并不是朱家血脉,而是来历不明的野种!”

 卧槽!这话一说出来,犹如水泼到热油锅里,底下一片哗然,人人瞠目结舌,呆了呆后就互相议论起来,培训班里人声鼎沸,仿佛要掀开屋顶。

 赵大忍不住站起来问:“黄老爷,没有证据的话别乱说。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不想被杀头。”

 黄秀才哈哈一笑,双手虚按让大家安静,说道:“此事朝臣早有怀疑,可怜你们乡间无知小人耳目闭塞。我来告诉你们真相,大家知道就行,切不可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