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

第45章 礼物(第3页)

 正是因为这个本事,江彬才取代钱宁后来居上。

 谁敢放轻松!不用叫外面的护卫,江彬若翻脸,只要伸手就能扼死杨植。杨植偷眼评估了两人的差距,估算三个自己才能勉强支撑打个平手。

 江彬在灯下仔细看看杨植,问道:“你下午去丛兰那里了?”

 杨植低头回复:“丛前辈与我早年相识,平日多有关照!”

 江彬冷哼一声:“听说乔宇、丛兰的功劳都是你送的?”

 杨植愕然说:“丛前辈前半生如平虏伯一样在边关打转,后半生总督漕运,何来我送的功劳?”

 江彬打量杨植不似作伪,说道:“丛兰也曾在扬州大索,搜出朱宸濠所派暗桩。”

 靠!浓眉大眼的山东人也会有样学样!

 杨植说道:“朱宸濠在扬州派暗桩之事,属下实在不知,并未向丛前辈提起过。安庆府、扬州府紧随南京之后搜捕朱宸濠死士,是应有之义。”

 江彬并未过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生硬地强行转折:“你是锦衣卫,莫忘了你的本分!”

 杨植不知道江彬找自己何事,唯唯诺诺答应道:“南直锦衣卫立下功劳,也是平虏伯之功!”

 江彬突然笑了起来,说道:“老子边关砍人出身,没有文人那么多弯弯绕,花花肠子!我其实不愿意管锦衣卫和东厂,更愿意跟圣上去大漠吃砂子!

 你踏马的有点松弛感好不好?来人,上茶!”

 你不早说?你踏马的装大尾巴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植手捧热茶啜饮一口,逐渐放松下来。听到江彬下一句话,手一抖,差点把茶水泼了。

 “你不如转到北京国子监,再兼一个北镇司抚衙门掌锦衣卫经历如何?”

 挂锦衣卫官职的人很多,但是如果没有实职差遣、没有出入腰牌、官名后面没有“掌某某事”,全是空的,只是领一份俸禄而已,而且太祖高皇帝给官员的俸禄都很低,只有实职差遣才能捞着钱。

 江彬这个大礼包非常有诚意,杨植感动之下,委婉地拒绝了江彬:“好教平虏伯得知,属下要两年后参加南直乡试,待属下通过乡试后,反正要到北京会试,到时候再向平虏伯求官。”

 江彬叹口气道:“反正也不急于一时,两年后北京再见!你既然与丛兰、乔宇相熟,罗钦顺又是你的老师,以后你与他们交往,不能空手去,失了我锦衣卫的面子!”

 说着江彬唤来一人拎来两个礼盒,不容置疑地说:“你带回去!”

 礼盒一个沉甸甸,一个轻飘飘,杨植心中狐疑,不敢拒绝,一肩高一肩低地拎着礼盒回到住所。

 按古人习俗,徐天赐与杨植是食则同吃宿则同寝,所以卧室里,徐天赐独守空房等杨植来睡觉。他听杨植叙述了经过,又见到礼盒,两眼放绿光,非要杨植打开看看。

 重的礼盒一打开,上面是几排雪花银锭,鱼油蜡烛下,雪白的银光差点亮瞎了两人双眼。

 “啧啧,平虏伯出手不小气呀!”

 徐天赐说着把银锭搬出来,底层是两排金锞子,黄金的光芒闪耀在寝室里,照亮了天花板。

 “啧啧啧,配得上平虏伯的身份!”

 徐天赐说着打开轻的礼盒,最上面是一本普通蝴蝶页装订的《论语》。

 平虏伯居然还看《论语》?徐天赐翻开《论语》一看:

 “看看里面有没有金叶子……哇,这踏马的比银子值钱呀!”

 那《论语》的扉页写着“庆元二年,朱元晦敬录于建阳”,原来是朱熹晚年手录的《论语》!

 徐天赐手有点发抖,他哆哆嗦嗦恭恭敬敬把《论语》放在桌上,双手合十拜了一拜。

 盒子里还剩最后一个礼物,是一个画轴。

 画卷打开后,徐天赐看着画,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草!这个画是我家的!我哥徐鹏举今年六月中开始挂在书房里,说是徐家嫡长子祖传的宋徽宗花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