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

第49章 故乡的樱花开了!(第3页)

 官老爷眼里也就恭顺的朝鲜会关心一下,其他的地方连个屁都算不上,这些地方的国王、酋长是谁、叫什么名字还不如自家的犬马更重要。

 但源义澄或源义晴,名字都不重要,都是足利家的。日本现在是战国时期,各大家族手里都有一些勘合,有的拿着弘治年间的,有的拿着正德年间的。几大家族拿着这些勘合争相以日本国王的名义来大明朝贡,反正大明官老爷根本不会关心倭国的事。

 想到这里,杨植主动说:“恰好晚生略通一点朝鲜日本流求国情,愿毛遂自荐,前辈不如征召晚生为吏员,办理夷务!”

 巡抚是独官,从兵丁到办事员、衙门、住宅都要靠自己征召,看中了哪个就征过来为自己所用。

 李巡抚闻言无可无不可,当即令人给杨植现做一张苏松巡抚衙门的书吏凭照和火印木牌,征召期间每月发给银一两米一石,与凤阳县的各房掌事书吏一个待遇,把这事办下来。

 这边事情聊完,李巡抚转头问聂知县的师爷:“华亭县有何贵干?”

 知县按例不能离境。但华亭县不用公文往来而派师爷前来,这事应该比较麻烦。

 果然师爷说了麻烦事:“华亭县有个清淤围塘的规划,可通行航道、围出良田,足以供三千农户生产!但杨秀才却说会导致吴淞江倒灌苏州,未来必使得苏州失去出海河流。”

 本时空中,吴淞江走华亭县经嘉定县直接出海,历史上因为吴淞江倒灌的问题,李充嗣、海瑞先后在苏、松两地大修水利,花了很多人工和钱财,终于把吴淞江引入上海县走黄浦江了。

 本时空的李充嗣于明年挂了工部尚书衔专门在苏州治水,思路和聂豹差不多,也是清淤围塘造田、疏通航道为主。

 李巡抚沉默下来,让手下拿来苏松地图挂起来,三人对着地图静静地思考。

 片刻后李巡抚转身对杨植说:“我理解你的意思,你的思路是对的,协调统筹苏松两地,非我不可。

 疏理两府水利,工程耗资巨大,户部不可能批钱,只有靠苏松士绅捐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士绅出巨资后只能得到一些良田,回收期何其长也,还不如拿去放印子钱,叫他们出血何其难哉!”

 师爷在一旁点头:听说北京的地青都是如此!以为用手指在地图上一拤一拤,拿个碳笔在地图上一画一画,就能把事办成,浑不考虑可能性与可行性!

 只见杨植恭敬地说:“老前辈既然是内江县人,那上海县就是你的福地!

 我原来以为此事也甚难,但是刚才我有一个主意,前辈可以让我试试!”

 李老巡抚疑惑不解:“杨小友,你为何说上海县是我的福地?”

 杨植回复说:“我有一个朋友,说上海与内江并称怕老婆东西双璧!老前辈在上海有主场优势!”

 这是什么话?李老巡抚气得耳朵发红,仿佛被人揪住了。

 倭人使团非常庞大,有二十多人。他们来到嘉定县城外馆驿住下,有衙役看着他们,不让他们出门。

 另一个随从焦虑地问宋素卿:“宋酱,大明还是一如既往地傲慢呀!不知道大明官员要拖多久?”

 “果然还是没办法啊,面对那样的大明,外藩都是小事,即使是像我这样的人也不能懈怠呢……所以,我们过几日再去巡抚衙门催问一下吧。”宋酱的话带着一丝自暴自弃,痛苦而悲哀的感叹。

 次日,朝晨的太阳照进馆驿,给人暖意的同时,也使人心上像打开了一扇窗户。

 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哟!

 一名秀才手持巡抚衙门的凭照对馆驿门房一亮,带着两名护卫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他对着宋素卿说道:

 “宋酱,故乡的樱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