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

第69章 此子断不可留

理论上,出监历事比坐监考试要难。出监后只当芝麻粒小官是不行的,还必须要考核卓异。由日常情况可知,一个芝麻粒临时杂官哪来的出彩机会?而且这种考核要经过吏部审查,并送内阁诰敕房存档。

 但是杨植开动脑筋,发现了一个华点:那就是这个制度只说了去衙门任职,并没有指定哪个种类的衙门!

 南京城严格说来是应天府城,应天府城由江宁、上元两个县城组成。以往南京国子监出监历事的人,有去江宁县衙、上元县衙、应天府衙的,也有去南京六部的,这些监生凭社会关系搞了一个卓异的评价,顺利毕业分配了好工作。

 而锦衣卫、东厂同样需要秀才举人进士任职!

 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

 杨植去年九月入监,几天后就满一年,是可以申请出监的!

 杨植信心满满回到南京国子监,还没有向学校提出出监历事的申请,就逢上南京国子监初阶堂上大课。

 国子监的规矩是对监生分初阶三堂,中阶二堂,高阶一堂。从这个分类可以知道,从初阶监生到高阶监生的人数是金字塔形的。监内每年都有考试,在初阶读书满一年后,参加考试并优异者,才可升到中阶,中阶升高阶也是如此。很多初阶监生读了五六年都升不上去,除非是琉球日本安南来的。

 按照校规,上大课时,初阶堂东西两班房约二百名在读监生都要在本堂正房月台下,等候监中博士上台授课。

 国子监设有五经博士,为正五品官。对于秀才或监生来说,并不是选了一经为本经后,对于其他四经就可以不读的。

 大明王朝进士举人众多,朝廷选官的余地非常大。比如说选亲民官、宣慰官,首先是看几名候选人长相、身材,有没有不怒自威的汉官威仪,让老百姓和外藩野人一见就自惭形秽;而选学校教官、赞礼官、翰林院讲官,就看候选人是不是南京官话标准、口齿清晰且中气十足能一口气说半个时辰依然声如洪钟。

 上台的五经博士姓王,虽年过五十身体瘦小,但一开口就音吐明畅,屋内约二百学生听得一清二楚:“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

 《礼记》云: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人如果放纵物欲,一味追求官位权力、声色犬马吃喝玩乐,就会物化,就不成为人!

 所以诸生要时时警醒自己,一日三省吾身,今天有没有存天理灭人欲!

 故《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杨植突然想起前世的灯塔国鼓吹消费主义,人人皆是物欲奴隶,与四书五经倡导的理念是相反的另一极端,很符合礼经说的“悖逆诈伪、淫泆作乱”,不由得轻笑一声。

 王博士居高临下,把杨植的微表情看得分明,当即冷下脸来,喝道:“杨植!”

 杨植没想到被老师当众点名,下意识回一声“到”,然后按校规出列来到讲台下,对博士行礼道:“学生杨植,不知先生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