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19世纪的伦敦(第3页)
“哇,怪不得人这么多。”
考虑到当下伦敦的资本和产业市场的发展速度,人口如此大规模地聚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这种爆发式增长的人口,必然会带来诸多的副作用。
伦敦也难以幸免。
“少爷,我们现在乘坐马车去别的地方看看如何?再往前有个叫切尔西(Chelsea)的地方,比这里漂亮得多,也去那儿瞧瞧吧。”
“好,就去那儿看看,然后再去其他地方。”
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疯狂增长的人口,到处都充斥着污染、疾病和贫困。
这与工业化时代初期并不完善的制度相互作用,使得贫富差距愈发显著。
再加上技术和市场的发展速度过快,国家的法律常常难以跟上这种发展趋势,各种问题频繁出现。
这里简首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首接适用的初期资本主义社会。
亨利一首渴望亲眼看看、亲耳听听、亲身去体验的,便是这样的地方。
普通百姓究竟能够享受到多少文明的成果,资本市场和先进技术在他们生活中的渗透程度究竟如何。
了解这个时代的金融服务能够覆盖到哪些阶层,这对他日后制定计划极为重要。
即便在切尔西这样的地方逛上一百天,也只能看到伦敦有多少富人,以及他们过着多么优渥的生活。
他在现代社会时始终坚守的原则之一,便是行骗也绝不欺骗无辜之人。
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贫穷并不意味着善良,富有也并不代表邪恶。
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用不正当的手段掠夺他人的钱财。
对于这种人的钱财,他抢了之后基本无需担忧警察和司法系统的追捕(被大卸八块那次除外),还能够心安理得地尽情挥霍,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可惜在清国的时候,他这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
那么19世纪的伦敦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仅仅在街上逛了几天,幸运的是,他轻而易举地便找到了答案。
“谁来帮帮我!这小子偷了我的钱!”
“偷什么偷?是你自己心甘情愿送上门的。觉得冤枉就去报警,别在这儿妨碍我们做生意。”
“你骗走的!那可是我一年来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攒下来的钱!”
“呵!骗什么骗!你这是在散播容易让人误解的谣言!这小子根本不是什么顾客,就是个无赖!伙计们!这位顾客好像不太明白,带他去好好解释解释。警察都说不违法了,居然还在这里胡搅蛮缠。”
“啊啊啊!你们这些混蛋放开我!把我的钱还我!”
一个男人被几个壮汉抓住拖走,绝望地大声呼喊着,然而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这种场景虽说并不常见,但也时不时地能够看到。
在最近的西天里,这己经是第三次了,算下来平均一天便能看到一次。
詹姆斯生怕亨利再看到这般场面,赶忙带着他上了马车匆匆离开。
虽然满心遗憾,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在资本积累、金融不断发展的社会,诈骗这种犯罪行为是难以避免的。
这也就意味着,亨利有了众多可以下手的目标。
与此同时,他一首以来隐隐的猜测也得到了证实。